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发展论坛在莞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2024-12-22 06: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21日,技术赋能与媒介变革——智媒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发展论坛在东莞城市学院举行,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媒体人以及东莞城市学院智能媒体创新班和品牌运营创新班的全体同学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闻传播学科在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核心要义。作为东莞城市学院二十周年校庆系列讲座之一,本次论坛聚焦“技术赋能与媒介创新”,共同探讨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领域如何应对未来的变化与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重塑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传媒受众的文化塑造与价值观传递。高校不仅是科技创新与学术发展的高地,更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与社会精英的沃土,肩负着时代前沿技术与思想的传播使命。

论坛现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巢乃鹏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逻辑与路径》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尤其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新机遇;以技术、理论、实践逻辑为三个基本逻辑,成为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体系的基本思路;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改革开放、中西对话为“两个结合”,要立足学科主体、标识概念与科学理论三大体系;同时构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自主性关系,把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知识阶梯”尽快搭建成型。

广州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张晋升作了《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智能化转型》为主题的分享,他首先分析了当前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的挑战,面临诸如办学定位不清晰、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科研工作滞后、招生困难、学科基础薄弱等问题;其次,阐释了未来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空间,提出要把学科研究重点转向媒介具身性、物质性、可共性等热点,要转变师资队伍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结构,要把数智化升级作为课程改革重点。再次,张晋升以华商传播学院的智能化转型为分析案例,从学院定位、校外合作基地、课程改革升级、与智能技术结合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

此外,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院长陈映、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国斌、东莞电视台AIGC应用工作室主理人万进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东莞城市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龙海鸣博士和熊劲松教授,则结合东莞城市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年发展的成绩、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设计、AI元素引入等进行探讨,提出了学科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东莞城市学院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温静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申卫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