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澳门的里子” 《书都》推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报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4-12-20 13: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澳门,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的万千气象在这里展开。

澳门是一座融合多元文化的历史名城,在澳门,妈阁庙香火缭绕,承载着数百年的信仰传承;大三巴牌坊静静矗立,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巨变;葡式风情的街巷,诉说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故事……就在今年9月,澳门正式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今年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书都·走读深圳》杂志以“澳门的里子”为题,以人、书、城为线索,挖掘繁华澳门背后的历史沉淀、人文艺术、文化底蕴。

据悉,《澳门的里子——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特别策划》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文化、文学、设计四个维度,以澳门本地与旁观澳门两种视角,探寻澳门这座现代之城的文化内里;第二部分为走读澳门,邀请“澳门笔会”理事长廖子馨以书为眼,揭露“文化符号背后的风景”,以及通过书都编辑部的亲身探寻,在走读城市中看到澳门的深处。

从历史与文化的维度读澳门

成长于澳门的历史学家邢荣发和年近60岁偶然迁居澳门的微观历史学家王笛从宏观与微观两种层面回溯澳门的历史。邢荣发告诉我们澳门从何而来:“澳门古称‘濠镜澳’,明清时隶属香山县(今中山市)……1557年,葡萄牙人登陆濠镜澳而聚居”,他用澳门人解释澳门:“澳门人的思维方式是中西融合的,保守的性格却有开放的思维”,他用历史为城市作注脚,在建筑中解读凝固的史诗。中国现代微观历史学开创者王笛则通过普通人去窥见历史的波澜,他认为“没有小人物的历史,是不完整的……只有听到普通人的声音,才能得到有血有肉的、更鲜活的、更真实的历史”,王笛因偶然来到澳门,他在澳门大学传道授业,他于澳门街头行走观察,他举起历史的显微镜,在平淡日常中寻找宏大叙事。

记录城市25年变化的澳门摄影师陈显耀和著名城市学者薛凤旋用镜头和语言诠释澳门城市面貌与气质的变化。1999年,陈显耀从中山迁居澳门,自此成为一名城市摄影师,用镜头去“参与”与“介入”城市。2024年11月2日,“光影璀璨,筑梦濠江——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摄影展”在深圳开幕,这是陈显耀在向世人展示他镜头下的澳门回归以来的发展变迁。薛凤旋则从更大的时间跨度诠释澳门的文化气质,“从黄金百年到明末萧条,从殖民管治时代到回归祖国,澳门的历史,既是中西方文化对话的历史,亦是中国文明披荆斩棘延绵至今的见证”,在薛凤旋眼里,澳门是特殊的。为此,他给自己的著作《澳门五百年》取了一个副标题——一个特殊中国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从文学与设计的维度读澳门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用文学记叙澳门故事,创作《澳门的故事》《澳门岁月》《澳门儿女》三部曲的著名作家李兰妮再诉澳门记忆。今年10月,吴志良于《人民文学》发表《遇见》一文,写道:“世间所有的故事,无论是悲是喜,皆源于遇见。”吴志良遇见澳门,源于1985年,至今已有30余年,他一面书写澳门,一面为澳门文化奔走,见证了无数澳门故事的发生,也成为澳门故事的一部分。澳门故事之外,还有一位深圳作家,与澳门有着深刻的联结。1999年12月,时任深圳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兰妮女士创作的《澳门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2024年11月,书都编辑部访谈李兰妮和《澳门的故事》责任编辑王芸,回忆当年的写作背景和她们眼中澳门的变与不变。

澳门文化功绩勋章获得者欧俊轩和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副主席孟申晖展现出澳门对年轻一代有着别样的牵引。欧俊轩作为澳门本土设计师,他手握多项大奖,并始终怀揣着带着澳门设计走出澳门的愿景,将脚下的路越走越远。深圳设计师孟申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到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深造,学成归来于深圳创业,接着又到澳门科技大学读博,他在咸淡水交汇之城、东西方文化的汇聚地,以平面设计创作立体的世界。

走读澳门的城市深处

“四百多年中西文化的交融,的确是澳门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吊诡的是,漫长岁月中烙下的独特印记,仿佛被厚厚的尘埃覆盖了,没有人去留意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廖子馨从《烟雨青洲四百年》《澳门青洲山》《侬家正住莲花地——澳门历史建筑文化解码》《记忆之外:走回20世纪看澳门建筑保育》《迷城咒》《扁平人》等书写起,她认为,这些不同年代的文学、同世代不同的创作走向,各有千秋,都是跟随时代的步伐摸索向前。

在澳门建筑设计师吕泽强的带领下,书都杂志编辑部沿着澳门文化局推出的“以点带线的文化观光政策”路线,从大三巴哪咤展馆,到恋爱电影馆、草堆街80号、炉石塘街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同善堂历史馆、新马路德成按典当业展示馆等地,走进18-19世纪的华人聚居生活的地方。大三巴哪吒展馆让澳门独特的哪吒信仰渗透出温度;草堆街80号保留着孙中山先生在草堆街开办中西药局期间的珍贵资料;同善堂自1892年诞生至今,以“同心济世,善气迎人”为宗旨,依然活跃在公益事业中,提供免费的医疗和教育,为处在困难中的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澳门作为地图上的一块方寸之地,它从街道、美食到景点都十分袖珍,但它又是纵深绵延的,像一个深邃的透镜,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的万千气象都在此处展开。

(图片由《书都》杂志编辑部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