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广东厂家新技能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透露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6.4%、31.5%,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全省约90%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均来源于企业。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肖振宇介绍,广东累计获批组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前列;累计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3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覆盖12个地市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在一批领军企业带领下,广东5G、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的相关产品和关键技术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广东全省累计培育涵盖53条产业链的47家省级链主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2.7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5.1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选数量上,广东位列全国第一,全省累计培育19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是2020年的3.8倍,其中727家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广东“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大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向“新”而行。
围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广东正全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是广东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持续跃增的“致富密码”。广东制修订《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建立“链长+链主”制,进一步完善“链长”通过“链主”企业抓产业链进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传导机制。
广东还大力支持单项冠军“锻长板”。具体而言,即制修订《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管理办法》,支持单项冠军企业聚焦于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细分领域锻造长板。广东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与链主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单项冠军企业塑造成为产业基础再造的重要突破力量。
为不断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广东也修订《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开展“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调研、走访和总结分析,提前启动新一批“小巨人”企业培育比学赶超。据悉,广东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接服务专项行动,2024年组织举办路演、沙龙、培训等活动252场,一对一走访专精特新企业495家次。
“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深圳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未来将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网络、推进深圳高新区提质增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发力。”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处(制造业创新处)一级调研员王宁就“如何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说道。
“我们制定《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2025—2027年)》,作为接下来技术攻关、项目组织、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庆棠提到,东莞将积极通过产学研用合作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快以“整机集成与应用”为核心推进重大科技专项,推进“芯、屏、核”等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攻关,并谋划未来产业培育如以AI手机为牵引延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配套能力。
如今,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多项首创的自主研发技术填补国内高端显示技术短板。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季洪雷谈到,近两年TCL先后在全球范围内“上新”多款具备行业顶尖技术的Mini LED智屏,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4)上更是向海外市场重磅推出115吋QD-Mini LED高端巨幕智屏。作为海内外首家开展Mini LED电视技术研发和实现量产的企业,其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计出货同比增幅162.8%。
以自主创新作为源源不断内生动力的潮州三环集团,当前正大力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能源发电技术。该公司深圳研究院院长陈烁烁指出,这项新技能“小功率就能做到60%以上的高效率”,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能有效利用。其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减少CO2排放、避免PM2.5排放,还是一项绿色低碳、利国利民的技术,有望大量部署于医院、酒店、学校、楼宇、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场合。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