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素质和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传承至关重要。12月15日,深圳市首届“非遗小少年”选拔大赛决赛暨颁奖活动在深圳市罗湖区美术馆报告厅举行。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少先队深圳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和宝宝文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旨在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的热爱与传承,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来自深圳市多所学校的参赛选手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比赛最终入围的20个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类别。现场气氛热烈,生动体现了非遗传承中的“见人见物见生活”原则以及非遗“活化”的实践。
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对非遗的深刻理解,用生动感人的故事和各自的语言魅力,将深圳非遗故事娓娓道来。在紧张的竞演环节之后,活动还安排了非遗节目表演,包括快板《宠儿的自白》、螳螂拳《螳臂双刀》和古筝《茉莉芬芳(节选)》。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也展现了非遗传承的多样性和活力。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共评选出优秀奖20名,三等奖11名,二等奖6名,以及一等奖3名。
为了表彰在比赛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三位非遗小少年,深圳市少年宫将特别聘请他们成为“小小非遗讲解员”并颁发聘书。
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军说:“非遗传承正当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参与非遗保护,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圳市首届“非遗小少年”选拔大赛成功举办也标志着“2024年深圳市非遗进社区”活动圆满落幕。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传承文化的舞台也为深圳的非遗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