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碳中和”全运会!十五运会、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无废全运”建设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4-12-12 16:4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将于明年在粤港澳三地举行。今年8月,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低碳环保理念 全力打造美丽全运的通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响应部署,落实各项环境质量保障工作指示,全面启动深圳赛区“无废全运”建设行动。

据介绍,深圳作为承办赛区之一,将秉承赛事“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全力做好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当前,深圳正积极探索“无废全运”新型办赛模式。

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经验,正在编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无废全运”建设技术要求》,面向赛事组织方、运动员、观众等,从办赛、观赛、餐饮、住宿、出行等各方面融入“无废”元素,制定“无废全运”减废公约,鼓励多场景减废行为。旨在通过创建“无废全运细胞”,由点及面形成全民减废风尚,并充分发挥深圳固体废物现代化治理体系优势,保障赛事筹办全过程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助力大湾区办成美丽全运。同时,创意策划“无废全运”主题系列海报,“深无废”IP化身运动员形象,带领市民朋友全方位感受全运氛围、无废场景。

在比赛场馆方面,为了努力打造“碳中和”全运会,深圳赛区坚持厉行节约,场馆“能改不建”,并按照“零碳建筑”“绿色低碳建筑”的标准来改造建设。作为“无废全运细胞”之一,其绿色建筑成为一大亮点。深圳赛区有22个赛事场馆需要维修建设,建筑面积共计约133万平方米。其中,改造场馆14个,总面积占比为55%;新建、改扩建场馆7个,临时搭建场馆1个,总面积占比45%。总体上,大部分赛事场馆由现有场馆维修改造,以最大限度节约赛事筹备物料,绿色建筑面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56%。

深圳大运体育中心

深圳市坪山体育中心

当前,深圳的赛事场馆、接待场所中,共有绿色三星级建筑3个(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龙华文体中心)、绿色二星级建筑4个(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体育酒店、银湖会议中心);其中3个场馆(龙华文体中心、银湖会议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体育馆)入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

在源头减废实践方面,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光明国际马术中心、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龙华文体中心等新建项目中运用,能够通过预制构件、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等方式,实现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赛事闭幕之后,除了1处临时搭建的海上场馆外,办赛体育场馆还将继续使用,以更好地服务赛事、服务全民健身活动。

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左)和体育馆(右)

深圳湾体育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废”要义重在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需要各方各界的参与,“无废全运”也是如此。在此,市生态环境局倡导市民朋友践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绿色包装、减少使用塑料和一次性用品等绿色生活方式,为打造美丽全运注入绿色力量。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