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光明区凤凰街道凤凰英荟城小区采访,居民黄先生高兴地说,“自凤凰街道推行‘幸福里’治理模式以来,小区建起了‘幸福里’党建服务站示范点,家门口的活动丰富多彩,住在这里很舒心,也很开心。”
据了解,凤凰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深入开展基层治理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区先行先试推出党建引领“三区一村一地”分类治理模式,以“1+1+N+5”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因地制宜,将辖区划分为“三区一村一地”5类形态39个“幸福里”,按照“一业态一特色”标准,打造蓝鲸万达商业商务区、南太云创谷园区、英荟城住宅小区、塘尾社区城中村、凤凰社区建筑工地5个“幸福里”党群服务站示范点,以点带面、以面促全,以“一站式”无差别受理、吸纳、化解矛盾纠纷为目标,分类针对性解决各类形态网格治理难题,实现民意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优化职能体系,配足配强人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完成街道内设功能组优化调整,结合5类业态特点,定员定编,科学设置“4个基础岗位+21个专业岗位”,精准选派业务骨干下沉,配足配强专业接办力量,39个“幸福里”配置612人。统筹工作人员、“幸福里”网格员和社区工作者1000余人,实行定期培训、首接负责、值班备勤,推动居民诉求“接得住、转得快、办得好”。
精准服务,因类施策提升效能。充分发挥“幸福里”自治功能,搭建“幸福‘议’站”协商共治平台,联结“幸福里”多元主体开展“幸福大家谈”活动,多途径、多渠道合力解决难题,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推出“基础管理+特色服务”清单,提供128项“综合+专业”服务事项,把“无人问、无人管”变成“有人管、一起管”。建立“幸福里”工作联络群主动“接单”,组织力量敲开居民的门,访百家情、听百家言,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关切由“找职能部门”转向“找身边组织”。今年以来,各“幸福里”共受理并化解群众诉求12840宗,化解率100%。
接下来,凤凰街道经继续聚焦示范阵地优化、人员管理培训、运行机制提升、科技手段支撑、治理协同性等诸多方面工作,将一句句“民声”诉求落地成为一件件“民生”实事,努力让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助力实现“科绘新城·大美凤凰”建设目标。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