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深圳魔术节精彩回顾:让魔术为城市美好文化生活赋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4-12-10 19: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打开魔幻视角,开启一座城市的奇幻狂欢。11月,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魔术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联合主办,深圳市杂技家协会总承办的第六届深圳魔术节如约而至,在为期近一个月的活动时间里举办8大板块近20场活动,涵盖比赛、展演、交流、教学等形式,有效拓宽了魔术概念、魔术表演边界。

促进魔术与戏剧融合创新发展

第六届深圳魔术节的开幕式、闭幕式分别呈现了两场精彩的魔术、杂技剧,这也成为本届魔术节的一大亮点。

在11月8日深圳万象天地剧场举办的开幕式活动中,儿童魔术剧《我是哪吒》精彩上演。这部由南京市演艺集团出品的《我是哪吒》以中国经典的哪吒IP为蓝本,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为基石,以小学生视角诠释不一样的立体“哪吒”形象。除了剧情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约70分钟的剧目中更穿插了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和魔术技艺,柔术、力技、杂耍、高空表演、裸眼3D视效。独特的创意、精良的制作、丰富的互动体验让人全程不舍眨眼,更引导孩子们理解正义、勇敢与友谊,在现实世界获得成长。

11月27日晚,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打造的杂技剧《西游·悟空》在南山文体中心举办的闭幕式活动中上演。剧目融杂技、舞蹈、戏剧、魔术、木偶等多元艺术于一体,近20种高难度杂技一次次挑战人体和舞台表演的极限。角色随时可与观众进行近距离互动;唯美的国潮服化道、美不胜收的细节呈现,现代质感摇滚电音和二次元国潮搭配碰撞,有力增强视觉创意性和感官冲击力,为本届魔术节画上圆满句号。

让魔术点亮少年艺术梦

从娃娃抓起培育魔术人才、打造魔术“新星”。11月8日、9日,本届魔术节重磅子项目品牌——第十一届“金魔童”深圳少年魔术交流活动在深圳市万象天地剧场举行,旨在为爱好魔术艺术的少年儿童搭建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激励他们创造魔术艺术奇迹,成为“魔力值”爆棚的魔术新星。

本届“金魔童”设赛事、课堂两个单元,共举办4场活动。其中,11月9日上午,福建省杂技家协会会员、南方六省(区)青年魔术新秀大赛金奖获得者廖舒璋为孩子们带来主题为“少儿魔术奇妙之旅”的讲座,详细讲解了魔术是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道具及高超技术手法,巧妙综合视觉传达、心理学、数学、表演学等不同科学领域的高智慧表演艺术;下午,FISM世界魔术联盟大赛表演嘉宾周宇为孩子们带来主题为“我们一起找魔法”的讲座,带领孩子们探索“变变变”的奥秘,了解神奇诞生背后的知识和技巧。

与之同时,近景魔术比赛、舞台魔术比赛两场竞赛先后举行。儿童组、少年组的21名入围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并获得阵容强大的评委组的用心指导。最终,张熙宸、张熙竣(广东深圳)带来的《魔方兄弟》和连亚欧(福建福州)带来的《创意圆点》摘得本届“金魔童”近景魔术比赛桂冠;舞台魔术比赛冠军由郭禹辰(北京)表演的《烛火物语》和 董嘉阳(北京)表演的《牌球秘境》获得。获奖的“魔星”们在11月9日晚的颁奖典礼自豪地捧着奖杯笑开了花。

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的“金魔童”也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少年魔术赛事,是加强魔术艺术教育交流、发掘未来魔坛新星的重要平台。本届“金魔环”再次让少年儿童通过聆听讲座、互动体验、参与竞赛等方式见证魔术艺术的神奇,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提升自身的魔术技艺,在未来自觉用智慧和技艺演绎奇迹、传承文化。

促高校成为魔术艺术新高地

聚焦湾区高校,挖掘培育高素质的魔术文艺人才。第六届深圳魔术节的子单元——第四届粤港澳高校魔术师研修班致力激发莘莘学子“魔”动能,激荡粤港澳魔术新气象。

本届研修班于9月开始面向粤港澳地区高校的魔术社及青年魔术师或爱好者招收学员,收到报名表格百余份,最终选拔了60名学员参加。11月16日、17日,为期两天的研修班日程满满,邀请辛亚飞、张国洲、张俊喆、刘阳天等国内著名魔术师和专业老师,先后为学员们呈现了形体、舞台安全、近景魔术、舞台魔术等10余堂魔术专业课程,丰富的互动环节让大家既可面对面向魔术大师请教学习,也可手拉手与年轻魔术师同行相互学习,修得“魔力值”爆棚。研修班还举办了隆重的结业仪式,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评出10名优秀学员。

11月17日晚,第四届粤港澳高校魔术展演尽展湾区青春“魔力”,孙晓楠的《扑克皇后》、蔡景轩的《画》、殷欣的《读心术》、罗卓逸的《静谧》等10个节目尽展研修班成果和新秀实力,既有现代魔术技术的创新,又充分彰显中华传统魔术风采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圳魔术节的推动下,深圳目前已有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8所高校成立了魔术社团,成员超过千人,湾区高校俨然成为青年魔术师的重要孵化培育基地。而成功举办四届的研修班以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强大的师资,帮助学员把握创作规律、提升表演技巧,注重形体语言准确、舞台安全有序,引导这支高学历、高素质的魔术艺术后备人才队伍得到更专业的指导。

让魔术与青年链接更紧密

激发青年力量,在创新创造中绽放无限魔力。第六届深圳魔术节之第七届“金魔环·攀峰”深圳青年魔术交流活动(以下简称“金魔环”)在深圳市南山文体中心圆满完成终评工作。

注重传承与创新结合,注重形式和风格的多样。本届“金魔环”共举办了两场魔术比赛、两场魔术讲座及“一起攀峰”深圳青年魔术师赴澳门演出等6场活动。

其中,比赛单元自9月20日启动,面向18岁—39岁(不限国籍、地区)的青年魔术师、魔术爱好者征集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组的层层选拔,入围终评的选手及作品在11月25日、26日的竞赛中角逐各类奖项。此外,本届“金魔环”于11月25日、26日开展了两堂专题讲座,特邀青年魔术师李晓阳、王哲分别分享《经典与变化》《造梦工厂》,阐述魔术艺术如何坚持传承经典、开拓原创思路、创新魔术流程,与时俱进创新和呈现新的舞台变化,促青年魔术师、魔术爱好者精进技艺,魔力再上一层楼。“一起攀峰”深圳青年魔术师赴澳演出活动于10月24日在澳门利玛窦中学开展。南山区杂技家协会组织林尤恩、何嘉洋等15名魔术师及演职人员先后呈现11个魔术节目,与澳门青少年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促两城文化交流碰撞,为人文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以“魔力”增添一座城市的魅力

用魔术开启一座城市文化创意的“天马行空”,赋能城市美好生活。第六届深圳魔术节群英荟萃、少长咸集,名家新秀各展所长,充分体现了当代魔术艺术正紧随时代发展,以科技手段、多媒介的美及多种审美经验构建新的魔术艺术。

让传统文化艺术浸润校园。11月19日、28日、29日,组织多位青年魔术师,先后走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宝安区灵芝小学、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开展“到人民中去”魔术进校园慰问演出,为青少年儿童送上精彩的魔术表演及生动的魔术教学,有力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推动魔术艺术校园普及。

作为深圳的重点文化品牌项目,本届魔术节再次挖掘培养了一批青少年魔术人才,推出了一批高水准的杂技魔术艺术精品,展示了深圳乃至中国杂技魔术艺术的迷人魅力和不俗实力。

主办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