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12月6日至7日,在清脆甜美的诗词联诵声中,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的收官之作——经典诗文朗诵会徐徐展卷,为本届读书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1月24日,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青年辩论赛总决赛在中心书城上演。
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以“共读改革新篇 同创时代华章”为主题,在全市11个区(新区、合作区)设置分会场,推出“名家领读、双城共读、全民乐读、青年善读、云端智读”五大内容板块,以及28个成员单位主题活动,共计339项2500场活动。今年读书月突出五个聚焦——聚焦改革发展与时代进步、聚焦双城共读与跨域交流、聚焦深圳故事与文旅特色、聚焦阅读引领与全民参与,超千万人次参与,让市民在金秋时节的鹏城中,共同享受阅读的美好与乐趣。
从名家讲座到双城共读,从云端智读到跨地域交流,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个金秋,在深圳这座爱阅之城,我们再次共同见证了阅读如何点亮生活,如何让心灵得以滋养,如何让思想得以飞扬。
以阅读焕发文化光彩
深圳读书月,历经25年的沉淀与坚持,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25年的“高贵的坚持”,不仅体现了深圳对阅读的重视,更是以阅读塑造城市精神的生动实践。
深圳对阅读的深厚敬意,孕育了书香满城,让好书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心灵。本届读书月期间,“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盐田海洋图书奖、“未来城市”优秀科幻文学图书奖、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大鹏自然童书奖、深圳十大佳著、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等多份重磅书单陆续揭晓,为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立体的阅读指南,让每一位爱书之人都能在书海中找到自己的灯塔。
11月23日,作家梁晓声(中)、乔叶(右)亮相深圳读书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读书月首次亮相的“未来城市”优秀科幻文学图书奖,是国内首个聚焦未来城市这一细分领域的科幻奖项,旨在以一份独特定位的科幻书单,引领读者穿梭于现实与想象的边界,更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和想象力支持。
阅读之力铸就城市灵魂,思想之火点亮智慧光芒。本届读书月邀请了各领域名家深度参与,群贤毕至,促进了读书向学的城市风尚。一有活动,深圳各个阅读场所都人气爆棚。据统计,读书月期间,中心书城共举办了13项52场活动,线下参与50万人次,龙华书城举办了16项41场活动,龙岗书城举办了11项27场活动,深圳图书馆共举办26项159场活动,线下参与105万人次。
阅读让人过更有品质的生活。深圳读书论坛精心策划了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科学精神等专场活动,以及引人入胜的“在历史的天空下”高端对话,梁晓声、乔叶、东西、叶小钢、潘占春等知名学者和作家为读者带来了一场场启迪心智、丰富灵魂的思想盛宴,引导城市精神向上发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上,戴建生、埃菲·杰曼诺夫、李晨钟、林志赟等中外院士用温暖而有力的声音,朗诵触动心灵的文字,用深厚的情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娓娓道来,以诵读之名致敬深圳这座科技与未来之城;樊登携手考古学者许宏、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徐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唐文方,带来“书卷里的湾区”主题演讲,以大湾区独有的文化风貌与时代精神为核心,深度融合湾区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精神,让大湾区读者在浓浓书香中了解城市文化内核。“发展大局观”名家领读邀请深圳大学讲席教授张学记,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声良等围绕数字永生、敦煌的数字生命等前沿话题畅所欲言,展望未来。
山海有诗意,书香最深圳。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与第六届深圳书展联动,国内外600多家优质出版机构和约40万种出版物集中现身书展。11月15日至11月18日为期4天的第六届深圳书展,共计接待读者超81万人次,销售额超1500万元,实现了爱阅人与出版机构的双向奔赴,展现了深圳作为“爱阅之城”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活力。作家、纪录片导演祝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杨念群、作家杨争光、作家叶兆言、“小屁孩日记”系列图书作者杰夫·金尼等近20位海内外名家大咖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到书展,共同为书发声,打造了一场以书为媒的文化盛会。
好书汇聚、名家云集,本届读书月再次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点燃鹏城的阅读热情,直接展现阅读的精彩力量,也让深圳这座现代都市在书香的浸润下,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文化光彩。
以共读促进跨域交流
阅读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不仅能够跨越地理界限,更成为了人心之间的纽带。本届读书月聚焦双城共读与跨地域交流,在阅读中发现共鸣,在书香中培育共感,让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书页间交织出新的篇章。
最是书香能致远。今年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牵手新疆喀什,以共读方式,推进文化润疆向纵深发展,共开展了文学分享、历史讲座、非遗展演、科普教育等7场活动,特邀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少将、中国儿童文学最高奖获得者陈诗哥、非遗传承人洪金雕、中国好书奖得主吴钩、国家一级作家秦锦屏以及科普作家严莹走进喀什,深度联动喀什当地大中小学及喀什百姓书房等公共文化空间,吸引超3000人次线下参与。
11月24日,深港地方史志研究成果交流暨展示会亮相深圳读书月。
深圳与香港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本届读书月期间,以阅读为纽带,深港两地共同书写人文湾区的新篇章。秉承“同心同向、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原则,“深港·共读双城”系列活动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抓手,举办了故宫精品×香港非遗展、第二届幸福廊桥书市、深港地方史志研讨会、“绿色共读·双城新生”主题展等20余场主题活动。一连串的精彩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让更多具有香港特色的图书与艺术文化在深圳视野中被阅见,更多深港视点在与彼此的阅读分享中被聚焦,深港两座城市在这些共读中相互观照、深化联结。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本届读书月期间,深圳图书馆策划举办了“光影璀璨,筑梦濠江——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摄影展”以及“廿五濠江情,携手谱新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主题文献推荐展”,向广大读者和市民展示澳门的快速发展和独特人文风貌。同时,“思维之星”思辨活动邀请深圳和澳门两地大学生同台思辨,促进两地学子互学互鉴。
在全国书店中反响极好的“书·城市·生活”书店人大会也如期而至,本届活动邀请了全国22个城市32家实体书店主理人共话书店未来,并特别邀请11家优秀书店开展书店快闪市集,集中展示书店特色和城市风情。
以创新推动阅读引领
本届读书月还特别突出“网感”阅读特色,主动拥抱数字化和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的新形态新趋势,通过创新的数字化手段拓宽阅读的边界,让书香与数字时代同行,共同开启阅读的新篇章。
文学作品是反映城市风貌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首届深圳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以“深圳故事:书写奇迹之城”为主题,鼓励广大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深圳城市为蓝本,挖掘深圳独特的开放型文化,从不同类型和视角讲述深圳故事,为深圳独特城市文化与城市魅力的展现提供了优质网络平台。
地铁与阅读的相遇,是一场浪漫与诗意的交织。在读书月期间,深圳地铁多趟列车变身“云上读书月”专列,车窗、看板、车门等显要位置都贴有扫码阅读的书籍介绍和二维码,市民只要拿起手机即可免费畅读,为市民带来融入生活的全新阅读体验。
探索深圳,不仅是一次地理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触碰。“当我阅见深圳”名家城市行轻访谈栏目,邀请张皓宸、毕啸南、山下英子、安东尼等文化名人走进深圳特色文化地标, 深度沉浸地逛游体验城市人文精神,展现文化名人不为人知的生活侧面,发现深圳的多元文化和创新活力。
第六届深圳书展现场。余海洪/图
数字阅读的出现与普及,让我们随时随地即可在文字的密林中肆意飞翔。深圳图书馆创新推出了“文脉相承,网海探珍”数字阅读创新推广系列活动,通过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和作家沙龙,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图文展,精品电子书全城“码上共读”“E课堂”数字素养提升培训等活动,让读者可轻轻松松躲进自己的“书”适圈里,以阅读抵抗岁月漫倦。
每翻开一页书,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读完一本书,都是一次心灵的成长。2000年首创的阅读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以25年“高贵的坚持”为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盛宴,更为城市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正如乔叶在本届读书月中指出,深圳这座年轻城市因其包容和开放,在阅读上生机勃勃、充满了生长性,相信在深圳这座爱阅之城中,阅读的新篇章还将继续被续写、因书香种下的文化与创新的种子也将不断生长。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