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艺术深圳”圆满闭幕,再塑艺博会市场化的“深圳实践”新典范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2024-12-08 20:2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各类作品百花齐放

为期四天的第十一届“艺术深圳”于12月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7号馆、8号馆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艺术深圳硕果累累,见证了无数精彩瞬间,各类作品百花齐放,从具象到抽象,从本土到全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卓越才华,也满足了藏家们、观众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

展期现场人流如织,互动热烈,成交活跃,不仅体现了艺术深圳的吸引力,更彰显出艺术魅力与社会需求的强烈共鸣,市场反馈与社会影响力均达到了新的高度。业内人士认为,本届艺术深圳的专业价值、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展示了深圳作为艺术创新与市场对接高地的独特魅力,更为全国乃至全球艺术市场贡献了宝贵的“深圳经验”,打造了艺博会市场化运作的“深圳实践”新典范。

艺术深圳品质“再上一层楼”

作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N”办展模式的衍生项目,艺术深圳创立于2013年,并于2015年成功转型为当代艺术博览会,经过十一年培育,艺术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同时,也将深圳推向了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当代艺术热点第三城。

今年艺术深圳在展览时间和展览场地上,都做了更新调整。展期由9月调整到12月,展览场地也由原来的会展中心6号馆移师7、8号馆,时间的调整和场地的扩大,让展览空间更加宽敞,观展体验更加舒适。不少参展商表示,今年是品质最高的一届艺术深圳,从展场的布置到提供的服务,都能够感受到主办方的用心。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艺术深圳组委会秘书长方石玉介绍,秉持“全球视野、品质未来”的办展理念,艺术深圳作为一个具有深圳特色,面向国际的开放、专业、创新、共享、合作的当代艺术市场平台,今年主办方特别策划了多项举措提升展会服务。展期的调整,让远道而来的大家,在温暖和煦的气候与蓬勃复苏的市场氛围中,满载而归,收获商业良机、创意火花与艺术共鸣。展览规模的扩大,优化展陈布局,提升观展体验,让每一件作品都能在最佳环境中呈现其独特魅力。同时,艺术深圳也进一步加强艺术家推介,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宣传,让艺术家的故事和创作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展览期间,主办方还积极组织艺术家与藏家的面对面交流,促进双方深入沟通与理解,共同探索艺术的价值与未来。

关注年轻态艺术,期待新藏家涌现

走访今年的艺术深圳现场,“年轻态”是观众的共同感受。针对深圳艺术市场特点,不少画廊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年轻艺术家身上,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买家。

当前的艺术市场上,80、90后一代藏家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而在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深圳,这一点则更加突出。在艺术深圳参展商眼里,这批年轻的藏家,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大部分拥有国外生活或留学经历,从事艺术或金融、IT等新兴产业为主,普遍具有很高的素养与很好的审美,对新风格和新事物接受度更高。也正是源于这一点,今年不少参展商不做预售,把更多的期待留给了现场认识的新藏家。

艺术深圳也成为链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艺术市场的重要纽带。本届艺术深圳积极开拓并努力培养新的藏家群体,增加了各类艺术推介会及沙龙的频率,不仅吸引了大批深圳本地藏家参会,还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以及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全国各地的藏家参会,力求提高博览会成交率。

本土画廊数量增加,迸发当代艺术“深圳能量”

本届艺术深圳吸引来自86家画廊及艺术机构踊跃参与,其中本地机构数量由去年的19家攀升至25家,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本地画廊数量的增加,也展现出深圳艺术生态的变化。

近年来,深圳出现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画廊。2020年之前,深圳的专业画廊寥寥可数,不到5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达30余家,翻了约6倍,画廊的急速增长为深圳的艺术生态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伴随着机构的成长,当代艺术市场份额也在逐渐增长。

艺术造就一座城,艺术滋养一座城。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展会,一座城市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得以快速提升。艺术深圳在呈现高品质、多元化、国际化的展览内容的基础上,还一直积极地参与着深圳当代艺术生态的建设,与在地艺术机构、艺术家、藏家共同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在深圳的发展,在城市美育、大众审美提升、画廊发掘、藏家培育等方面,对艺术生态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12月,因艺术深圳的到来,深圳进入当代艺术时间。50余场展览活动同期举行,各大画廊、艺术机构发挥在地优势,调动全城力量,以最有诚意的策划和重磅展览打造属于2024年的深圳艺术嘉年华,共同赋能艺术深圳。

继往开来,深圳可期。方石玉表示,艺术深圳未来也将不忘初心、奋楫争先,打造成为以当代艺术为主的、亚洲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为深圳打造出享誉国际的艺术博览会品牌。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邓辉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文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