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 | 93岁郑必坚“读懂中国”,收获阵阵掌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2024-12-03 17:33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读懂中国 | 93岁郑必坚“读懂中国”,收获阵阵掌声

12月3日上午,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开幕。在大会演讲阶段,93岁高龄的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创始会长、学术委员会主席郑必坚坐着轮椅登台发表演讲,但演讲前坚持从轮椅上站起来,发表30分钟的演讲。这30分钟里,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

“我首先向大家请求原谅,有点失礼。”郑必坚站起来后首先向大家致歉道:“没办法,我93岁了,腿不好。”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93岁的老人感动地说:“谢谢大家,我在讲话之前,先给大家鞠个躬。”今年是第八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这也是郑必坚第八次参会尽己之力让世界“读懂中国”,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读懂中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郑必坚说,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标签。中国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脱钩断链,就走向闭关自守。相反地,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开放的难能可贵,这就是更加主动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外贸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他举例道,截至今年,中国已经实现外资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的清零,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的清零,以及对54个国家公民实施72到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并且决定从11月30日起,增加9个免签国家,将对38个免签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下,许多国家今年大幅扩大对中国的投资,主动拥抱中国市场,这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前所未有地扩大对外开放。

郑必坚强调,“中国绝不追求封闭式、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以开放姿态欢迎世界其他国家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把中国改革发展作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正因为这样,国际社会凝聚起“中国改革有力度、中国经济有韧性”的共识。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近期面向100多家瑞士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决策者们普遍表示对在华业务充满信心,中国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和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果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