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他们的极致匠心与不懈践行!纪录片《南粤工匠》11月30日广东卫视开播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4-11-29 23: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有部超1.5亿人次看过的“粤字号”纪录片,第二季来了!11月29日,由广东省总工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办开播仪式。该节目将于11月30日起,逢周六21点20分在广东卫视播出。纪录片中,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十位南粤工匠,现场分享自己对技艺的极致追求和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践行。

他们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岩土力学家”杨光华、“海洋特运领航人”蔡连财、“岭南建筑专家”王河等一批技能水平高超的行业领头人,是“汽车智能装备”行业周小稳、“稀有金属冶炼”行业张伟、“钢琴调律”行业梁钊明、“畜牧饲料研发”行业刘松柏等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取得技术突破的产业工人代表,还有“沙湾砖雕大师”何世良、“潮州木雕融合发展推手”李中庆、“想要潮绣礼服走向世界”的佘丹晖等推陈出新的传统工艺美术大师。

有了一个信念,就路途不怕艰难险阻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会有种信念,不怕冒险、敢啃硬骨头,二十年闯荡了各个海域,我深知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船长蔡连财是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首集的“主角”,他在现场用“极致”两个字分享了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就是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他解释,“作为船长,我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效率和客户的信任,所以要力求每一次运输都能安全、准时、高效。”

海的那头,是财富和希望。曾经,在大海的召唤下,蔡连财投身航海货运,以执着作浆,以卓越为舵;如今,运用诸多技术创新方式,他与团队护航“中国制造”乘风破浪、笃定前行。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强势崛起,提升运力成为“出海”的重要考验。蔡连财凭借海上风浪的磨砺与智慧的积淀,在庞杂的信息中迅速做出汽车专用航运的“安全方案”,打通了中国汽车通往世界的“任督二脉”,也见证了中国远洋货运从艰难蹒跚起步到挺立世界潮头的历程。

“我依然记得小时候,家里难得吃上一顿鸡肉。现在,大家都已经能吃饱了,我就想让大家吃好、吃健康。”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畜牧师刘松柏作为“食品匠人”,深耕一线初心不移。“大家都知道在广东‘无鸡不成宴’,民间有个说法:广东的地图像鸡腿,所以广东人都爱吃鸡。”为了让消费者吃到健康、安全、美味的土鸡,他选育好的品种、配制好的饲料和科学饲养,为消费者保障舌尖上的“鸡有鸡味”。

“我带着东阳木雕技艺来到潮州,喜乐过,迷茫过。我相信,包容能克服一切,创新融合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从浙江东阳到广东潮州,李中庆靠着一把雕刻刀闯江湖。“这把刀跟随我四十余年了,现在随着作品创新,我的雕刻刀越来越多,也在不断升级,已经有五百多把了。”李中庆手上的四五十道伤疤,见证他成为东潮木雕艺术流派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一路的辛勤与付出,也可谓是他职业生涯的“荣誉勋章”。

有了一份责任,就坚持生产一线攻关

“有些地方的房子是‘造’出来的,而岭南建筑是‘长’出来的。”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匠大师工作室创始人王河介绍,岭南建筑依山傍水,因此设计十分注重采光、通风等自然条件,也十分注重将山水、人文等意境与特色生动表达出来。对于王河而言,到现场仔细查看地形、获取一手资料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在山的哪一侧、是什么风向,打造美丽乡村时还会特别留意村史与村貌村容的结合”。

“镓锗生产流程的打通是一个漫长的攻关过程,但我始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发挥工匠精神攻克难题,是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副总工程师张伟口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始终奋战在生产一线的他,坚持科研引领生产,以创收效益为目标,以生产技术瓶颈为重点课题,带领团队成功破解从硫酸体系中高效萃取镓锗稀散金属的“密码”,弥补行业技术空白,为保障国家新兴战略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镓和锗这两种非常稀有的新兴战略关键矿产,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粮食”,却都没有独立的矿石,均依附于其他元素而存在,因此萃取个大难题。“世界上90%的镓都存在于铝矿石中,只有10%存在于锌矿中,而从锌冶炼渣中回收镓一直是行业中的技术空白。”张伟介绍,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一铅锌银矿生产基地,锌精矿中赋存大量的锗、镓等稀散金属。“如何同时高效回收镓锗是整个行业的难题,也是企业能否实现盈利的关键所在。”勇担“科技报国”重任,他高效萃取出“芯片的粮食”,实现金属镓和锗的高效回收。

“一个调律师的责任和成功,就是保证这台琴完美顺利配合钢琴家演出成功。”调律师是钢琴与琴师合鸣的知音,珠江钢琴集团恺撒堡KA厂厂长钢琴调律特级技师梁钊明,在琴键与音符间穿梭三十年,手调精韵,耳辨微响。这个重要性大工作强度亦大的职业,很少被人知道。梁钊明仔细循着每位钢琴家的个性、感受、反应和临场效果,以微小洞察充当音符和琴键之间的“译者”,体悟钢琴家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深层次共鸣”让每个音符都找到秩序,让每段旋律都归于和谐。

突出“新质生产力”和“美好生活”致敬“平凡”

记者了解到,《南粤工匠》纪录片(第二季)聚焦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精心选取海洋强省、文化强省、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等主题中,十位工匠代表的重大创新、行业攻坚、关键突破、技能绝活,全方位呈现南粤工匠为追逐梦想的心路历程,凸显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以南粤工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产业工人大军工匠精神的时代绽放。

主创团队以镜头记录时代发展、刻画工匠群像,成就了这部以“工匠精神记录工匠”的作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该纪录片分集导演张梓萌表示,“《南粤工匠》里每一位工匠老师的故事,都能给年轻人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大家都能从中找到人生榜样。这部纪录片将鼓励更多人投身于新产业、拥抱新技术,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本季节目的牵头出品单位,广东省总工会自2016年起开展“南粤工匠”学习宣传活动,希望以榜样力量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广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杜玲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广泛共识,并希望更多的产业工人、一线职工、技能人才参与到南粤工匠主题的宣传创作中来。”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黄天文表示,《南粤工匠》(第二季)突出“新质生产力”和“美好生活”,凸显工匠精神的时代绽放,希望通过这档诚意之作,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每一位南粤工匠对职业的热爱、对技艺的坚守、对创新的追求,全方位展示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工匠逐梦圆梦提供的新机遇和大舞台,展现以南粤工匠为代表的广东技能人才、产业工人大军的工匠精神绽放南粤大地。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