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过省特级文化站复评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唐蓝萍 许爱有
2024-11-27 11: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年来,石井街道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丰富文化活动、融合多元文化等措施,持续优化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效能。近期,坪山区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特级文化站的复核评估。

硬件软件齐头并进,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石井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自2021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以来,一直秉持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任务,在站点建设、活动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活动开展、文化服务等软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综合评估,中心在各个方面均达到了广东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标准。

在硬件建设方面,严格按照广东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进行建设,是坪山区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制的服务点,活动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置有多功能厅、文体活动室、少儿活动室、陈列展览室等多个功能室,建设了石井未来广场、田心头陂公园、石井消防公园等文体广场,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软件建设方面,常年开展书画、乐器、亲子阅读、艺术创作展览、自然户外实践、全民健身等公益文化服务活动,致力于实现服务覆盖全人群、范围覆盖全街道的全方位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打造惠及辖区群众的“家门口”文化阵地。近三年来,石井街道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组织各项活动近2100场次,服务群众约9万人次。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近年来,石井街道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贴近民生、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有效激发了居民的文化参与感和归属感。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的文化庆典,到读书类、电影类、音乐类等现代文化盛宴,力求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归属和精神寄托。

在活动开展方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多方链接资源,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麒麟迎新春佳节活动、“五一”假期公共文化系列活动、暑期公益兴趣培训班、“雅韵中秋,共赏佳节”非遗点茶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石井街道的文化魅力,也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大型主题文化活动如2023年“客韵悠扬”客家民俗特色文艺汇演、2023—2024年“茶文化走进金龟古商道”文化节等,均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在群众参与方面,联合老协、计生协等社会团体以及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等阵地平台,吸引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群体齐聚一堂参与文化活动,如2022年“用心发现 石井之美”客家文化摄影展、2023-2024年非遗游园互动体验等,促进了各群体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展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共融,为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文化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选送的《幸福山歌》荣获第七届“我最OK”广东全民才艺大比拼总决赛银奖。

保护文物以承历史,融合文化以促创新

一直以来,石井街道都注重不可移动文物和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廉洁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积极推动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文物保护方面,推进了彭晓帆故居、文氏围屋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切实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2024年选送的论文《谈新形势下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现代转型的四大抓手》获得“2024年深圳市群文理论作品评选”研究性论文二等奖。

在文化融合方面,依托街道“一广场六中心”基层治理综合体,汇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水源世居、南中学堂等红色文化阵地,挖掘街道城市建设廉政教育馆、田头廉政绿道、田心头陂廉政公园等廉政教育基地资源,链接金龟自然教育步道、头陂公园、石溪河谷、坪山河湿地公园、“三水线”田头山段等生态文旅资源,推动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廉洁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在石井交汇融合,构建起覆盖全街道的文化融合服务圈。

接下来,石井街道将以此次复评为契机,凝心聚力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公共文化服务转化为文化建设动力,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石井街道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王雯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通讯员 唐蓝萍 许爱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