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小卡片”写就民生“大文章”!《人民日报》关注中山社保卡这项做法

中山日报 中山日报
2024-11-26 16:12
收录于专题:中山头条
摘要

11月25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电子社保卡带来哪些新服务》,引用报道中山新增“长者饭堂”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有关案例

11月25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电子社保卡带来哪些新服务》,引用报道中山新增“长者饭堂”社会保障卡应用场景有关案例。中山以社保卡作为民生服务基础性载体,通过部门协同、系统互通、服务联动等措施,推动民生服务融合发展。

一张社保卡,不仅可以用于身份证明、待遇发放、支付结算,还可以用于养老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体验、卫生健康、普惠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在中山使用,也能在深圳等全国各地使用……

截至2024年10月底,中山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475.27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人数471.46万人,电子社保卡常住人口覆盖率居全省前三

创新探索跨领域应用

覆盖全年龄段人群使用

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闭环。中山人社部门与民政部门联合推动实现凭社保卡在“长者饭堂”优惠就餐。该应用依托社保卡实名认证和金融支付功能,集成“刷脸、刷卡、扫码”三位一体的一卡通模式,长者可直接消费享受相应就餐补贴。该模式已在东区桥岗社区和远洋社区长者饭堂上线应用并逐步推广,打造“补贴待遇发社保卡,消费付款用社保卡”的有效闭环。

老人们在“长者饭堂”使用社保卡实现优惠就餐。通讯员供图

全省抢先推进儿童金融服务。如今,中山通过“零材料”“全程网办”的婴幼儿社保卡已超2万笔,在此基础上,中山还在全省范围内抢先拓展儿童金融服务。今年6月,中山首个“儿童金融智慧营社保卡示范点”正式启动,市人社局规范指导合作银行,将积蓄理财、小额费用支付、缴纳学费等应用场景融入儿童日常生活中,强化“人生第一张卡理念”。

全省首创“政银合作”普惠金融产品。全省首创“街坊快贷”普惠金融产品,抢先运用信贷人参保情况提供无抵押授信,通过数据资源归集整理、互联共享、开放利用,运用“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动态监管”贷款全流程管理,拓宽缴存社保市民线上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民生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截至2024年10月底,“街坊快贷”已成功签订授信合同2万笔,授信合同金额已超16亿元,探索社保服务激发消费潜力。

积极打造多场景应用

支持多样化便民生活服务

推进就医全流程服务。中山全市386家医疗机构可通过社会保障卡,实现机构内诊疗、购药、查询、住院、结算、缴费等就医全过程关联通用。

拓展交通出行应用场景。中山人社部门与交通部门联合印发《中山市社会保障卡在公共交通领域“一卡通”应用工作方案》,2024年10月已发出中山首张加载全国一卡通功能的社保测试卡,并完成在中山BRT快速公交、珠海、深圳、广州和佛山公交车(含地铁)的刷卡消费交易测试,后续市民可凭加载交通功能的社保卡在全市公交线路5折乘车,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卡通行”。

市民正在使用加载交通功能的社保卡乘车。通讯员供图

延伸文化体验服务模式。中山纪念图书馆总馆、各镇街图书分馆、市博物馆已成功实现社保卡的信息系统对接,读者和参观者可以通过社保卡进行身份认证、图书借阅和文化场馆的进入,提升文化服务的智慧化水平,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聚焦民生关键小事

全面推进“多卡集成,一卡通用”

政务服务“一卡通”。中山市电子社会保障卡已全面接入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政务服务大厅及“粤智助”自助终端广泛支持社保卡应用,人社领域业务实现全面用卡,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目前凭社会保障卡可办理3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

补贴发放“一卡通”。中山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社保卡在住房公积金业务领域的全面应用,包括住房公积金的提取、贷款还款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登记等业务。累计提取超9万笔,共计2.3亿元;累计还款超5千笔,共计1320万元。同时,积极推进社保卡在惠民惠农补贴发放中的应用,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进卡比例82.57%,困难职工帮扶补助、职工医疗互助金、两节慰问金等进卡比例74.1%,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社保卡使用率为99.96%。

“即时制卡”广覆盖。目前中山全市共有518家银行网点可申领社保卡,其中290家银行网点提供即时制卡服务,173家银行网点布署了即时制卡机,社保卡“立等可取”。同时市民可通过广东人社app、粤省事、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等渠道线上办理社保卡业务。针对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服务,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无自理能力、长期卧床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中山日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