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8日,是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第5天。当天,他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二阶段会议,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习主席2013年以来第11次出席G20峰会。两篇重要讲话分别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和《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为题,传递了发展要公正、治理也要公正的鲜明信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习主席发出公正的中国之声。
视频: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发展要公正:“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当天,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在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峰会主题是“构建公正的世界和可持续的星球”,重点聚焦全球不平等、抗击饥饿与贫困、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改革等议题。
上午,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围绕“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展开讨论。峰会开始前,与会领导人共同出席了巴方发起的“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启动仪式。
G20峰会举办地,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总台央视记者赵怡彬拍摄)
在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的重要讲话。
抗击饥饿与贫困是当今世界重要议题。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17项代表人类共同愿景的发展目标,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消除贫困”和“消除饥饿”。
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仍有约7.33亿人面临饥饿。
G20里约峰会第一阶段会议现场。
摆脱贫困,当今世界最有发言权的就是中国。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习主席在当天的讲话中说,“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这是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
抗击饥饿与贫困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
2016年,习主席主持G20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正是基于对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思考,在2021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G20里约峰会媒体中心。(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中国,始终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
在当天上午的讲话中,习主席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从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支持非洲发展、支持减贫和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到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开展造福“全球南方”的务实合作、加强反腐败合作、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等,这是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G20里约峰会媒体中心。(总台央视记者曹亚星拍摄)
发展问题,直指公正问题。
在峰会第一阶段会议的讲话中,习主席指出,“从杭州到里约热内卢,我们都致力于同一个目标,即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
2021年出席G20峰会时,习主席说,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2022年出席G20巴厘岛峰会时,习主席指出,各国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世界繁荣稳定不可能建立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基础之上。每个国家都想过上好日子,现代化不是哪个国家的特权。
巴西里约热内卢。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不久前发出“增长缓慢、投资和贸易疲软等挑战正拉大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的警示。
前几天在利马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时,习主席再次重点强调,要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走以人为本、发展更加平衡、机会更加均等的经济全球化之路。
在这次G20峰会上,习主席表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行动起来,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巴西里约热内卢。
治理要公正:“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G20峰会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变乱交织、治理失焦的当下,要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必须认真思考如何解决治理赤字。
当天下午,G20峰会举行第二阶段会议,与会领导人围绕“全球治理机构改革”议题进行讨论。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讲话。
G20里约峰会媒体中心。(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发展要公正,治理也要公正。
今年6月,习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没有公道正义,强权政治就会横行无忌,弱肉强食就会大行其道。为此,他强调,我们要秉持公道正义的理念。“世界上的事要由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
上个月,习主席在俄罗斯喀山出席金砖会晤时指出,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为此,他提出,要建设“公正金砖”,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
巴西里约热内卢。
这次出席G20峰会,习主席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二十国集团应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做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在峰会第二阶段会议的讲话中,习主席提出五点主张:一是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合作型世界经济;二是完善全球金融治理,建设稳定型世界经济;三是完善全球贸易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四是完善全球数字治理,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五要完善全球生态治理,建设生态友好型世界经济。他强调,全球安全治理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西里约热内卢。
在这篇讲话中,从营造开放、包容、非歧视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到更好满足发展中国家绿色融资需求,从构建更具平等性、包容性和建设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到避免人工智能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等,表达了中国捍卫公正合理、完善全球治理的鲜明主张。
公正,不能被动等待、不能依靠施舍,而是需要勇敢争取、需要团结奋斗。
G20里约峰会前几天,“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圣保罗开幕。习主席在向论坛致贺信时指出,在世界百年变局中逐梦现代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全球南方国家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巴西里约热内卢。
习近平会见这三国领导人
当天,习近平主席在出席G20峰会期间还先后会见了3位外国领导人:英国首相斯塔默、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英、澳、墨三国,分别是欧洲、大洋洲和拉美地区的大国。2013年6月,习主席访墨,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11月,习主席访澳,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10月,习主席访英,两国发表《中英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英国首相斯塔默抵达会见现场。(总台记者李晋拍摄)
斯塔默今年7月出任英国首相。习主席8月曾应约同他通电话,表示中方高度重视英方关于加强接触对话的愿望。这次在里约,两位领导人首次举行会见。
阿尔巴尼斯2022年5月出任澳大利亚总理。当年11月,习主席在G20巴厘岛峰会期间同他首次会见。去年11月,阿尔巴尼斯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访华,习主席再次同他会见。
今年6月,辛鲍姆当选墨西哥总统,习主席曾致电祝贺。辛鲍姆是墨西哥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抵达会见现场。(总台记者李晋拍摄)
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肩负着重大责任。习主席对斯塔默首相说,要在世界变局中开辟中英关系新局,更好体现两国关系的时代价值和全球意义。
习主席指出,双方应该理性客观看待对方的发展,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确保中英关系走得稳、走得实、走得远。
习近平:在世界变局中开辟中英关系新局 更好体现两国关系的时代价值和全球意义
会见阿尔巴尼斯时,习主席谈到了一个数字:250多家澳大利亚企业参加了今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创下历史新高,这是澳方企业对中国经济和两国合作投下的“信任票”。
习主席说,中澳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中澳关系就一定能够发展好。
习近平:推动建设更加成熟稳定 更加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几个月前,习主席在向墨西哥当选总统辛鲍姆致贺电时说,当前中墨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战略性、互补性、互利性不断显现,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这次在里约热内卢见面,习主席对辛鲍姆说,双方应不断增进交往,赓续友谊,用好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不断推进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在新时期得到全方位发展。
视频:习近平会见墨西哥总统辛鲍姆
在巴西,习近平主席除了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还将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时政新闻眼》持续为你关注习主席拉美之行。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澳门2049》敦煌文博会展示科技赋能非遗新成就数字技术打破时空限制推动文化传播 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作为文明互鉴的重要平台,本届文博会特别关注数字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播路径,强调科技不仅是保存手段,更是让非遗“活”起来的关键力量。 各位学者专家在9月22日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知识共享论坛”中展开深度对话,合力奏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澳门2049》总策划廖颖琦女士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科技、演绎与跨时间传播》的主旨演讲,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实践案例,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论坛共识:非遗保护需科技赋能与活态传承 各位专家学者们在论坛中共同探讨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与创新传播,有观点提出:守护是根基,确保文化基因不灭;传承是路径,推动文化血脉流动;创新是引擎,借助科技与创意激活生命力;宣传是翅膀,通过大众事件扩大影响力。数字化技术正是串联这四个维度的关键,能将非遗从“博物馆式”保存升华为社会性的文化实践。 《澳门2049》项目正是这些理论探索的具体实践。作为论坛中来自文化产业一线的代表,廖颖琦女士以《澳门2049》项目为例,分享如何将学术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公众体验。她指出:“非遗传承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或博物馆式的保存,而应通过科技与创意,让其‘活’在当下、触达人心。”项目首创的“非遗马拉松”打破了传统的概念,通过直播接力,以轻量化、强互动的宣传方式重构了文化传播的边界。 突破时空:数字技术重塑非遗传播方式 《澳门2049》驻场演出在美狮美高梅剧院里,完成了一场非遗+科技的共融实验。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编织了一场共创、包容的视听盛宴。驻场演出从去年1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双节同庆,祝福祖国越来越好,也祝大家阖家团圆和和美美!
倒计时!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即将上演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当指尖的韵律与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拼搏的精神为梦想插上翅膀,一场充满爱与力量的公益盛宴即将温暖来袭!第十二届深圳手语歌公益音乐会,以 “指尖跃动湾区・拼搏诠释梦想” 为主题,将于 2025 年 9 月 27 日 14:00 - 17:0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路 98 号福田中学演艺中心温情奏响! 还有1天,这场酝酿数月的公益盛典即将与湾区相遇。“指尖跃动” 撞上 “拼搏梦想”,不止是演出,更是无数爱心与坚持织就的温暖约定,众多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手语歌等艺术形式,搭建起残障人士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传递爱与希望。在此次音乐会前期筹备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热忱:有人放下忙碌对接支持,有人携专业赋能舞台,还有一群身影忙前忙后,见细节落地时眼里满是光 —— 公益从不是一个人的奔赴,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同行。 走过湾区,见过参演者反复校准手语的专注,也见过他们眼中的自信光芒。他们用不同方式追光,却都在证明 “平凡亦有光芒”,这正是音乐会的意义:让每个努力的人被看见,让每个梦想被听见,让 “公平与尊重” 成为可触摸的温暖。 这场满含温暖与爱心的音乐会期盼您的到来。在这里,您将看到的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拼搏的梦想;听到的是无声的心声,更是公益的回响 —— 您的到场,就是对 “尊重每一份价值” 的最好回应。 如果您也怀揣着关爱之情,渴望感受这份特殊的温暖与力量,那就赶紧搜索 “关爱残友志愿者协会” 公众号,报名来到现场吧!让我们一同在福田中学演艺中心,见证指尖的跃动,感受湾区的和声,为梦想插上翅膀,让爱与温暖在这个秋日,洒满每一个角落。
党员市集暖民心 岗厦邻里共赴双节之约 9月26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在福田街道公共服务办、岗厦社区党委、妇联、关工委的支持下,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主题游园会,匠心打造“民生微实事”——“月满岗厦·情浓邻里”党员服务市集暨中秋国庆邻里节活动。本次活动从“微”处着手,在服务上见实效,将民生服务、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居民献上了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节日盛宴。 在“党员服务市集”活动中,“书记面对面”摊位备受居民关注。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接待,耐心倾听并记录居民诉求。一位长者反映希望社区多组织老年人活动,加强老年人结队互助。文书记表示今后会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开设更多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班、老年合唱团,定期安排网格员探访服务。书记的积极回应让居民们纷纷点赞,大家表示:“书记亲自听诉求,还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心里踏实多了!”社区党委始终把居民幸福放在首位,希望通过“书记面对面”活动,为居民解决更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活动拉近邻里关系、社区融合,让党群成为居民温暖的家。 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了众多实际、便捷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同时也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今后,岗厦社区党委将持续深化“党建+民生+文化”工作模式,把党员服务市集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平台,让民生微实事更好顺应群众期盼,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