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掺凉茶、洒松露、种苔藓……咖啡的融合度还是太广了

读特客户端综合
2024-11-15 21:3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融合消费场景、融合各类主食,各种排列组合层出不穷……

每天一杯咖啡

已经成为都市人的日常

被戏称为“续命水”的咖啡

再加上一些创意“混搭”

成了竞争激烈的咖啡界

一大流量密码

图源:网络

融合消费场景、融合各类主食

各种排列组合层出不穷……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咖啡店做不到

咖啡配人参,古里古气的“新中式咖啡”兴起

乘着“咖啡热”,杭州一批老字号企业纷纷创新,跨界联名打造咖啡系列产品。如胡庆余堂打造“如意人参”咖啡店,方回春堂联合八角杯咖啡推出了膏方养生系列咖啡,解锁时尚养生新方式。

在“如意人参”咖啡店,陈皮红豆拿铁、人参拿铁等一系列中医药咖啡,以及各时节限定的中药茶饮,颇受年轻人欢迎,其趣味标语“开个方子,如意一参”也十分出圈,日销量可以达到数百杯。

据工作人员介绍,咖啡里的药材都直接来源于药房,咖啡里的糖分也都是药房熬制的红豆液和陈皮液,满足了不少顾客控糖的需求。“明明喝的是咖啡,却有一种‘古里古气’的感觉。”消费者小张说。

在热爱养生的广东,江门咖啡店还推出了“凉茶+咖啡”的神奇搭配,用甘和茶凉茶做底,配上浓浓冰美式,一口沁凉。

猎奇口味走红,喝咖啡更像味觉冒险

前阵子,广东一家咖啡店推出了一款“白切鸡咖啡”,做法是在装有冰块的杯子中,加入几块带有葱姜蒜的(熟)鸡肉,再倒入牛奶和意式浓缩。

炸裂混搭引发了网络热议,“白切鸡咖啡”迅速冲上微博和小红书热榜,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网友评价:“爱吃白切鸡跟爱喝咖啡的,都沉默了。”

事实上,将当地特色菜与咖啡结合,似乎总能掀起一波讨论。

比如杭州有西湖醋鱼咖啡,成都有火锅拿铁,长沙有臭豆腐咖啡。

大理的HARVEST COFFEE收获咖啡甚至推出了见手青dirty,底部是青绿色液体,上层是咖啡浓缩液,顶部还漂浮着些许青绿色的粉块,看起来十分“迷幻”。

图源:小红书网友@CHIRENCHENG

38元/杯,每天限量100杯,供不应求。网友评价:“好dian,是云南的滇”“喝了会不会中毒看见小人儿?”

虽然颜色和见手青蘑菇很相似,但实际上是用黑松露粉和螺旋藻菌呈现出独特的青绿色。

视觉具有冲击力之外,风味上既有菌菇味,又交织着海苔香、芝士咸香和柑橘、松子多层味道,整体适口。

从猎奇的思路出发,将咖啡与地方元素结合,更容易吸引尝鲜群体。前提是,猎奇和适口要做出平衡。

喝完咖啡,连杯子也不能放过

最近,深圳掀起一阵“咖啡杯改造”热。有店家挖空心思,把非遗技艺“道林竹编”用在了咖啡杯上,让普通的一杯咖啡变身艺术品。

而市民更是热衷收集各种联名、限量咖啡杯来改造。有人在咖啡杯里种龙眼种子,还有人用苔藓与石子巧妙搭配,制作满载生机的“苔藓特调”。

除了用咖啡杯水培植物,在咖啡杯里扦插各式鲜花也受到深圳网友的青睐。乒乓菊、绿毛球、粉泡芙……不同品种的花可化身为现代都市中的微型“宠物”,或是生态奇观。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快速增长,已有品牌咖啡门店数量近5万家。《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预测,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3133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

今年,全国首个咖啡类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开办,办学地点设在“中国咖啡之都”普洱,预计招收100名左右学生。

报告显示,到2024年

中国喝咖啡的人数

已经接近4亿人

每年消费高达28万吨咖啡

“一杯咖啡”的花样

还有更多可能……

(综合来源:中新社、微博、央视新闻、咖门、澎湃新闻、深圳晚报)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