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例!三维脉冲房颤术破解七旬阿婆心跳难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徐峥嵘 文/图
2024-11-14 18:2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方咸宏教授团队在宝安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国产原研、全三维介导、局部麻醉下的脉冲电场(PFA)房颤消融手术,让一名房颤伴房扑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救治。

这是2024年PFA上市后省内首批、深圳首例三维介导下房颤脉冲场消融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宝安区人民医院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领域实现新发展,紧跟前沿技术,保持区域领先,在房颤治疗方面实现又一重要突破。

据介绍,患者吴阿姨今年75岁,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伴胸闷,无反酸、打嗝,胸痛、大汗,无头晕、黑矇、晕厥,曾在其他医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频发房性早搏”。近日来到宝安区人民医院,经检查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房性早搏。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电图排除左心耳血栓。

手术全程在LEAD-Mapping®三维磁导航系统指导下进行,患者上台后为房颤伴房扑心律,林炜东医生在完成房间隔穿刺后,在三维指导下进行左房模型构建并同步高密度基质标测。方咸宏教授、徐峥嵘医生及傅楚炼医生共同商讨,采用了肺静脉前庭+肺静脉内肌袖内外双侧夹击的治疗策略。消融过程中患者恢复窦性心律,随后继续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消融完成后,在三维指导下再次进行左房基质标测和起搏验证,双侧肺静脉隔离效果明显,且双向阻滞,达到终点。手术总时长52分钟,消融时间23分钟(含导管操作时间),总放电时间304.2秒;总X线曝光时间3.28分钟,射线量12.12mgy。患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全程清醒,耐受良好,无明显疼痛与不适,手术圆满结束。

方咸宏教授表示,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房颤消融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膜的不可逆电穿孔,有效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相比,脉冲电场消融不需要盐水灌注,减少液体入量,尤其利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另外,该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全麻,患者耐受较好,消融效率高,具有组织选择性,并发症少,手术更加安全等诸多优点,为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手术提供了新的选择。此次手术使用的锦江三维脉冲消融系统的三维模型在手术中非常稳定,消融效率高,可以造福更多房颤患者。

据悉,今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与宝安区人民医院签署学科帮扶协议,宝安区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医院”。10月2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首批派出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眼科、泌尿外科、放疗科以及医学影像科的6位专家,分别担任宝安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眼科、泌尿外科、肿瘤放疗科以及医学影像科(CT)主任,主导这6个科室工作,提技术,抓科研,促教学,带团队,打造一流医学学科,推动6个学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同质化,锻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服务“国家队”。

编辑 李斌 审读 李璐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徐峥嵘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