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山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上午,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体育馆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院长陈燕铭教授参加大会,记者会后采访陈燕铭院长,她介绍了医院依托中大高水平平台,服务深圳市民的扎实举措,以及医疗、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成就。
作为中山大学与深圳合作的重要举措, 2016年,通过区校合作共建,原福田区人民医院正式纳入中山大学管理体系,成为附属第八医院。
八年来,中山大学按照“双一流”建设部署,“举全学校之力、聚各附院之贤”,重磅打造附属第八医院。医院广纳英才,引进了100余位学科带头人、专家、青年骨干,医疗、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党建等工作全面提升,八载蝶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医院现在有院本部和32个社康中心(含社康站),有职工2600余人,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床位数1300余张。正在高水平建设国际诊疗楼、八卦岭院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验室也即将启用,构建了“顶天立地促健康”的全民健康服务体系。
陈燕铭院长表示,医院紧跟中山大学“双一流”布局,医教研齐头并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医疗服务方面,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骨科、心血管内科获评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是“中山大学第八临床学院”,拥有完善的本科-研究生-住培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有中山大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博士生导师32人、硕士生导师87人,累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00多人。科学研究方面,获批广东省辅助循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骨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是全省骨科疾病领域唯一被认定单位。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纵向项目693项,合同获批科研经费超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批97项,位于深圳市医疗机构前列。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健康医药公共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
“在深圳,我们发挥中山医科平台优势,上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辖老百姓家门口最近的社康中心,高标准建设了中大名医诊疗中心,有60余位中大名医常态化出诊,让市民不出深圳看中大名医。” 陈燕铭院长表示,2023年,全年医疗服务量较2017年增长66%。体现疑难危重症救治能力的三四级手术量,增长了323%。加强专科建设,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患者满意度提升工程。持续开展百场义诊、百场讲座、百天科普开放日的“三百行动”,每年派出500余人次为深圳各项重大活动提供医疗保障。医院患者满意度在深圳市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前茅。
立足深圳,我们将利用中山大学医科的优势资源,努力提高深圳市解决疑难和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同时,传承中山医科精神,推动深圳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研向纵深发展,为深圳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中大力量。
未来,医院将重点建设创伤及骨病学科群和心脏及代谢病学科群两大学科群,做大做强大数据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和转化研究中心三个支撑平台,依托32家社康,建设5G+AI慢病管理示范区 。
依托中大平台,联动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做大做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验室,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建设国际诊疗中心,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区域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综合医院。
(受访者供图/视频)
编辑 温静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