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这片静谧的竹林上,斑驳的光影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寒风中,竹叶轻摇,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我踏着落叶的小径,与父亲并肩前行,步入这一片翠绿的世界。
“看,这就是冬笋了。”父亲指着一株竹子根部隆起的土堆,面露喜色地说道。我凑近一看,只见那土堆下隐约露出尖尖的笋头,犹如初露锋芒的少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父亲拿起铁锹,小心翼翼地挖掘,生怕伤到了这嫩生生的生命。随着泥土一点点被翻开,一根粗壮的冬笋露出了真面目,它的形状宛如一座微型的塔,层层叠叠,紧密相连。
“你知道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竹笋,便是竹之精华,也是我们餐桌上的佳肴。”父亲边挖边给我讲述着冬笋的历史传说,那些关于坚韧、关于生命的哲理,随着他的话语,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回到家中,父亲将挖来的冬笋洗净、切片,手法熟练而温柔,仿佛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待锅中油热,笋片即刻下锅,瞬间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四溢。父亲翻炒间,神情专注而满足,那是对美食的热爱,也是对生活的热爱。不一会儿,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清炒冬笋便端上了桌,我夹起一块冬笋放进嘴里,顿时一股鲜美的味道涌上心头。“真好吃,比肉还好吃,古人说得太对了!”我称赞道。 “慢点吃,管够!”我大快朵颐的样子,引得父亲憨笑连连。
岁月流转,我外出读书、工作,离家的日子越来越长。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会为我准备一些冬笋腌制品,用快递寄给我。尝着父亲的手艺,那独特的酸辣味,总能勾起我对家的思念。
电话中,父亲总是叮嘱我:“儿啊,要多穿衣服,别感冒了。”“要按时吃饭,别饿着自己。”他的话简单质朴,确似那冬日暖阳,温暖而明亮。
如今,又是一年冬来到,我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不禁想起那句古诗:“岁岁平安如意,年年如意吉祥。”愿这份简单的幸福,如同父亲手中的冬笋,虽历经风霜,却依然保有最初的美好。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樯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