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首例“双介入”疗法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唐文辉 文/图
2024-11-11 10: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实施了院内首例内镜介入联合血管介入的“双介入”疗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大咯血患者。该病例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大咯血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了解,大咯血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急症,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大量失血,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但对于一些病情复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奏效。

此次接受“双介入”疗法的患者是一名52岁的男性,既往体健,因咳嗽2天,咯血4小时于2024年10月30日收住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4床,咯血进行性加重,从咯鲜血或血块几口到数十口,咯血量高达100毫升。入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主管医师宛太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贯细心入微,发现问题及时向责任主诊医师唐文辉请示汇报。患者经垂体后叶素,卡络磺钠、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止血治疗3天,咯血量明显减少,但垂体后叶素引起的严重低钠血症,单纯大量补钠基本无效,在决定缓慢减少垂体后叶素用量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再次出现活动性咯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荣艳主任考虑,如果患者出血症状无法彻底控制,会出现致命性大咯血的风险。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于2024年11月6日上午,医院的专家团队在复合手术室平台采用内镜介入联合血管介入的“双介入”疗法为患者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血管介入主刀医师邵永杰首先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进行造影和栓塞,阻断出血血管的血流。随后,内镜介入主刀医师刘灼帆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患者的气道,寻找出血部位,并进行局部止血和药物灌注。经过两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和精心操作,患者的咯血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参与这次抢救的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心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血管介入专家邵永杰介绍,内镜介入联合血管介入的“双介入”疗法是一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将内镜技术和血管介入技术相结合,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该疗法不仅可以迅速止血,减少患者的失血风险,还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此次首例“双介入”疗法的成功实施,为医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今后治疗类似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医院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团队协作,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唐文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