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深圳大学成功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改革开放研究院成立大会”。来自全国的12位高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3位外国专家与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共聚一堂,为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打造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品牌。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教授等出席本次大会。开幕式由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毛军发致欢迎辞。他表示,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暨改革开放研究院成立大会”是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标志着深圳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即将开启新的篇章。学校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作支撑。深圳大学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发展重点,致力于深化理论研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3年,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获批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接下来,学校将持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条件,争取三年内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迈向更高平台的目标,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开幕式后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主持。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等先后发言。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深圳大学改革开放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形成合力,聚焦于深圳的改革开放研究,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聚焦于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为“双区”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也将在学科建设上迈上新的台阶,并对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目标、特色定位、重点突破、人才培养、团队打造、课程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和宝贵建议。
张晓红表示,此次会议于深大马院而言,是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深大马院有传统、有积淀、有特色,更有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把各位专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的真知灼见和宝贵建议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书写中国气派、深圳风格、深大特色的深大马院故事。
当天下午举行的“青年教育的国际视野”国际论坛由刘志教授主持。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迈克尔•纳库拉教授作了《The Language of Possibility Development:How We Talk ourselves into action》的主旨演讲;英国伦敦大学杰拉姆•亚迈特教授作了《How Can Education Diminish Inequalities》主旨演讲;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尔西•特里教授作了《Combining Excellence and Ethics in Educ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主旨演讲;东北师范大学蒋菲教授作了《价值观教育的国际视野和实证阐释》的主旨演讲;吉林大学冯博教授作了《当代青少年德育研究的数据结构与AI大模型参与》主旨演讲;深圳大学姜安教授作了《关于国际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主旨演讲。嘉宾的精彩分享和深入探讨既有国际的信息启发,也有深邃的理论分析;既有运用前沿先进技术方法的实例研究,也有包含人类情怀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与会者探索青年教育的国际视野。
刘志教授表示,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本次学术研讨和揭牌仪式为契机,坚持“夯实基础与彰显特色相结合”、“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内合与外联相结合”,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凝练重大科研方向,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深大马院力量。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林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