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作为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地市投资政策宣讲会在广州举办。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惠州、梅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13个市商务或投资促进部门的负责人做投资环境推介。“今年上半年,深圳已累计有429万户商事主体,培育出10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和570家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深圳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振强说。
“40多年来,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刘振强介绍,深圳是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出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大疆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2023年,深圳社会研发达到2236亿元,占GDP比重达6.4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0年居全国城市首位。今年4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深圳有34家企业上榜,位列全球第6。
作为亚太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深圳旅客、货物出入境都十分便利,全市出口规模已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今年前三季度,深圳进出口总额3.37万亿元,增长20.9%,进出口增长均创同期历史新高。深圳拥有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中国第三大航空港和亚洲最大综合性陆路口岸。目前,依托现代化物流体系,基本可以实现从深圳始发的国内货物1天送达,国际货物最快2天内送达亚洲各主要城市,最快3天之内送达全球其他主要城市。
“我们确保所有优质项目都有地可落、有房可用。今年初,我们划定72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集中连片区域,面向全球招商,到目前为止已落地项目52个,其中12个完成土地出让。”刘振强透露,针对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深圳建成超900万平方米“专精特新”园区,为项目从中试到产业化预留充足产业空间。深圳还推动实施“工业上楼”行动计划,为企业打造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产业空间。深圳将持续统筹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加强立体复合空间利用,提升产业发展的空间要素保障能力。
在产业政策和产业资金的强化供给方面,深圳拿出“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发展。深圳出台有关实施方案,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深圳印发《深圳市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给予重大外资项目最高1.5亿元奖励,对符合要求的跨国公司总部企业一次性奖励500万元。10月,《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提出要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到2026年,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
在重大合作平台先行先试方面,深圳发挥优势,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刘振强指出,深圳坚持用好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两个重要平台,促进以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数据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前海全力落实金融、海关、海事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累计推出包括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在内的835项制度创新成果。河套实施科研货物分线管理、创新科研资金跨境监管,探索开展数据跨境交易试点,加快打造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等。前海、河套也有“双15%”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创新负担。
“我们努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以市场化、国际化和便利化为目标,优化办事流程,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登记配套制度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正常情况下在深圳只需要1个工作日。”刘振强表示。深圳连续多年在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排名第一,且持续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连续4年在全国工商联民企业调查中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此外,记者了解到,“深i企”这个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覆盖超1.78万个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深圳围绕企业从招商到注册落地、到日常生产经营、再到发展壮大等全链条,全心全意提供精准的支持和服务。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