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中交二航局创新“盾构”渣土处理技术

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2024-11-08 18:0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日,在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1号井施工现场,一项创新的盾构渣土处理技术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渣土运输难题,为项目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在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1号井施工现场,一项创新的盾构渣土处理技术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渣土运输难题,为项目施工进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中交二航局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一工区1号井现场,一条渣土流水线正轰鸣运作,洞内渣土源源不断地从数百米外的盾构机处运送至井口配套设置的沉淀池,随后进行泥砂干湿分离操作。“这就是我们的盾构渣土运输‘快车道’。”现场负责人沈侃告诉记者。

圆形工作井、垂直皮带机。

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起自深圳龙岗区龙城站,途经龙岗、坪山,止于大鹏新区新大站,线路全长39.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可实现大鹏与龙岗、坪山半小时通勤,通过换乘可快速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南山、前海等地,将极大缓解大鹏新区的综合交通压力。

按照常规方案,盾构产生的渣土往往通过有轨台车运输后再吊装出井。但因狭小场地导致洞内运输工效低、渣土吊装及管片吊装受限。为提高施工效率,该项目团队最终舍弃传统出渣方式,在始发段创新采用皮带机全程自动化流水线式运输盾构渣土,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据介绍,皮带机在投入使用之时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是一边使用一边改进,不断探索解决了皮带机漏渣、黏土堵塞问题,最终解决了渣土运输,助力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皮带机储带仓。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王梓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