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在南山系列报道之一|区城管局:“绿美新城”让品质城区更宜居宜业宜游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4-11-07 10: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创在南山,奋勇争先




开栏语

真抓实干以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山实践新篇章。土地面积约占深圳1/10的南山区,是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诞生地,也是全国的科创大区与经济强区,至今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榜首。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周期背景下,南山区统计局最新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南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3.70亿元,同比增长4.3%……孜孜不倦、实干争先的南山区,朝着万亿城区的目标越来越近。

今年以来,南山区上下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方向路径。南山区直机关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问题,着力实施“百校焕新”“党群新貌”“绿美新城”等“六新行动”,将品质民生作为切入点,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体、生态、社区服务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接下来,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南山新篇。为此,深圳特区报推出了“创在南山 奋勇争先”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南山区直机关干部干事创业、实干争先的风采。

实干故事

深圳人才公园二期建成记

“人才公园太好玩啦,有足球场篮球场,还有小朋友们玩的嬉乐湾。”带着孩子在深圳人才公园玩的胡女士,惊喜地发现人才公园不仅悄然扩容,而且提升了品质。

人才公园二期乘风楼

11月1日,深圳迎来第8个“深圳人才日”,深圳人才公园二期也正式开放。人才公园二期以“我是深圳人”的人才身份认同为序幕,延续一期“深爱人才、圳等您来”为核心理念,以“人才+自然”为二期主线,有机结合人才元素与自然景观,营造以人为本、人才与自然共同繁荣的浓郁氛围,成为服务群众、亲近自然的公共游憩高品质空间。

人才公园“我是深圳人”景观

这是南山“绿美新城”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誉为“千园之城” 的深圳,南山区公园数量就达到194个……如今的南山,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四季见花。南山充分释放城市绿色资源价值,多措并举推进绿美城市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绿色安全、宜业宜游的大美南山,让群众的幸福感更有“质感”,让发展更有“温度”。

人才公园“人才”建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一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深圳人才公园的命名,正是对这座城市人才济济的最好诠释。在这里,每一个来到公园的人,都能感受到人才的力量与价值。

人才公园也是由“人才”们建成,广泛征求各方“人才”的意见,它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彰显人才精神的象征。公园的设计独具匠心,巧妙地将人才元素融入每一个角落。

深圳人才公园(二期)占地约面积约13万平方米,打造了 “我是深圳人”、礁石广场、科创剧场等多个标志性景点,公园内各种人才元素俯拾皆是,全方位构建人才休闲、交流、展露才华的新空间。

俯瞰人才公园二期

人才公园,不止于人才。雨水花园与自然教室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心剧场展现深港同宗同源守望相助之情;运动场则有7人足球场、林下活力场、篮球场,满足市民体育运动需求;嬉乐湾既代表深圳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又为儿童提供嬉戏游乐场……设施齐全的人才公园二期一开园就受到大家的欢迎,据统计,周末两天共接待游客约56000人,网络累计播放量约2000万,成为深圳新晋网红打卡地。

人才公园二期螃蟹乐园

可是在人才二期的建设过程中,人才公园二期项目部遇到了诸多挑战。首先,工程建设场地条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人才公园内10多万平米用地面积内,有地铁内湖停车场、后海调蓄池及排海管工程、深圳人才公园二期三大市政民生工程叠加,其中地铁凸出地面采光井通风井、下沉广场、疏散楼底等多达54处,水务调蓄池及提升泵站3处,排海管贯通整个建设工地北侧下方,如何在对凸出地面设施进行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多样化的功能区域,满足城市发展诉求及居民使用需求?

另外,市民对于人才公园二期有什么需求?为此,项目组组织设计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问卷,发现市民对一期反馈比较多的是遮阳不足、停车难、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对反馈的每个问题,项目方都进行深入分析,头脑风暴研究解决策略。同时,对于一期开园以来生长良好及长势不佳的树木进行了统计、归纳、总结,在公园二期植物设计中针对性予以合理的配置。

对凸出地面设施,项目方积极沟通地铁、水务部门沟通凸起高度尽量降低、尽量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围蔽的同时,采用种植绿篱、打造礁石墙体等软、硬结合的遮挡方式,力求融入公园周边环境。

另外,作为整体深圳人才公园一部分,如何进一步讲好深圳敬才、爱才、惜才故事线,项目组也进行了多轮反馈的推敲,遵循以人为本、人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营造“我是深圳人”、“海纳百川广场”、“鹿鸣斋”、“学院林”、“乘风楼”等多个标志性人才元素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景观节点。

人才公园二期未来智汇廊桥


20天完成“2.8万平方米建设”攻坚任务

设计只是开始,施工才是关键,如何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人才公园二期项目于2024年1月开工,按要求需要在2024年11月1日深圳人才日完工开放,施工时间只有10个月不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8个场景节点、2个室内改造工程、约6万平方米植被种植面积,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工期时间短,既要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又面临持续暴雨天气影响,给项目施工建设带来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为此,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到每个节点,每个施工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建设者们始终坚守岗位,白天抢抓工期,晚上加班加点,每周召开项目、设计、质量、安全等例会,组织多方联合巡场,分析解决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公园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人才公园二期“下一站深圳”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北侧排海管项目移交公园恢复建设的约2.8万平米区域,水务建设部门通过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抢工努力,于10月3日移交公园项目建设,此时离开园只有不足一个月时间。该区域涉及回填土、埋管、地形整理、铺装、园路、绿化等多种工序,工作量非常大,工期非常紧张。项目团队和施工人员国庆及周末全部放弃休假,提前准备施工所需的土方、线管、石材、苗木,好充分调集精干施工力量,每天加班加点现场督促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每天晚上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召开碰头会,布置针对性加班任务,组织夜间巡场推进项目加快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实施24小时不间断作业,终于在10月23日完成该区域建设,将“2.8万平方米建设”攻坚任务从40多天工期压缩到20天,确保公园如期开园。

“问需于民”让城区处处绿

为满足市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南山区“问需于民”,持续释放“绿色福利”,开展市政公园“拆围透绿”工作。今年,南山区按照“非必要不保留、应拆尽拆”原则,开展了公共空间护栏围栏整治工作,以“拆藩篱”的小切口,带动“开放共享理念”的转变,助推公共空间开放共享,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公园、道路等公共空间的亲民性、可达性。共拆除全区护栏6.1万米,其中绿化护栏4.85万米。

开展关爱儿童服务和儿童友好空间打造,规划深圳人才公园、大沙河长廊、西丽生态公园、中山公园、荔香公园、四海公园等区属局管公园建设儿童活动空间。进一步开放公园自然教育场地、空间,在公园、绿道、远足径、郊野径等场地空间建设主题和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中心和自然教育径。结合公园园林景观、特色花卉、珍稀动物、网红场景等文化资源,推出公园文创,促进公园文化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转化。

人才公园二期雨水花园


以扩绿绘就城区生态画卷。今年新增立体绿化2万平米以上,建成水湾直街等一批口袋公园,高品质开展推进地铁12号线南山各站点周边复绿,于公园、道路绿地增种乔木9000余株,不断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营建12个共建花园,打造二线关步道、赤湾海防步道大南山步道、无忧步道、蛇口赤湾步道、侨城创意步道6条特色步道,加快实现推窗见绿、移步异景新景观。

转角遇到美,出门见到绿,街头全是景……近年来,南山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全力打造“绿美新城”,通过“拆栏透绿”行动、精品公园工程、“山海连城”建设等,启动绿美南山生态建设“三年攻势”,发起山美、水美、岛美、园美、路“五大攻坚”,实现了山与城、水与城、园与城三大融合。如今的南山,路园相连、城景相融、绿意盎然、花开四季,“百园之区”日益绽放勃勃生机与活力,不断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

实干感言

希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书写辉煌未来

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监督科副科长、三级主办、深圳人才公园二期项目负责人黄镔斌表示,建设高品质公园,助力高品质生活,是我们的责任和目标。在深圳人才公园一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深受市民喜爱的背景下,对深圳人才公园二期的建设,我作为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组主要成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满怀激情与信心。这座公园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提升,更是深圳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向全世界展示深圳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于此,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

南山人说

感受到深圳对人才的关爱与尊重

人才公园二期附近上班的南山居民刘佩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她就在人才公园附近上班,人才公园二期开放后,就去转了几圈。发现二期和一期无缝衔接,人才氛围营造得更加浓厚,感觉到自己被这个城市重视,更愿意为这个城市付出。同时,二期绿化更加优美,儿童游乐场所、科普教育活动场地更加完善,成为亲子家庭休闲游玩的新去处,为现在的小朋友、未来的人才提供一个很好学习之处,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受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关爱与尊重。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