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万粉丝网红驯狗师“潘宏爱玩狗”直播时称要暂时停播,因说“扣嗓子眼”“上点压力”“拿皮带”等词语被频繁举报“虐狗”。他表示要歇几天,心态再不调整要爆炸了,直播很闹心。据悉,“潘宏爱玩狗”以驯狗视频走红,目前某平台粉丝量已达1270.8万。
“潘宏爱玩狗”视频平台账号页面截图
《2023年-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3年,全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家庭,宠物逐渐成为重要的家庭成员。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人们是否喜欢宠物,与宠物接触的可能性都会增加。相应的,人宠矛盾纠纷日渐增多,虐待动物事件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近几年,虐待动物事件在高校、社区不断发生。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一学生因虐猫被退学;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一学生因虐猫被开除;2023年4月,知名美食博主“杰克辣条”因“处刑式虐猫”、拍摄短视频传播等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拘留。
另一方面,宠物伤人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2023年10月,四川崇州一小区猛犬扑倒并撕咬2岁女孩,引发全网关注。
在人宠纠纷相关事件影响下,怎么界定“伴侣动物”或“宠物”?如何界定虐待动物行为?虐待动物者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如何处置流浪动物?这些问题都成为了舆论焦点。
以怎样界定“虐待”行为为例。部分观众认为潘宏的驯犬方式就是虐狗,比如网友根据他的训练方式总结出的驯犬“菜单”,以“窝心饺”代指跳起来踹狗,以“火龙果”代指用棍子打狗,致使狗嘴出血。在某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质疑潘宏驯犬方式的帖文。有人直言,认为潘宏的直播方式和驯犬方式很冒犯,“看后让人觉得生理不适”。
网传潘宏的驯犬“菜单”
某社交平台相关帖文截图
但也有人认为,潘宏的驯犬方式已经算温和的了,驯犬学校的方式甚至更加过分。2024年年初,“潘宏爱玩狗”宣布免费驯犬,网友可以将家中不服管教的狗送到“潘宏爱玩狗”的驯犬园区,但前提是狗本身存在极大的问题,比如危险性高、疯狂咬人等。
“潘宏爱玩狗”视频截图
有网友表示:“但凡送到潘宏狗场的狗都是咬过人(甚至主人)的恶犬,潘宏这边再驯不好,大多数狗都会被狗主人直接处理或者卖掉。”
潘宏若以传授科学养宠知识、帮助诊断宠物的“疑难杂症”、纠正养宠人士错误做法为最终目的,那么他的视频和直播是有现实意义的。但难点就在于,如何区分以驯犬为目的和以虐待为目的的暴力行为?潘宏在网络上展示着“窝心饺”“火龙果”等暴力的驯犬行为,传播相关视频,是不是披着驯犬的名实则干的是虐待狗的事?如果是,那网友举报他、平台禁播他就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不是,他该如何自证清白?
有观点认为,如果把对人类的虐待与对动物的虐待简单对比下,在人类身上,对于暴力、虐待的行为界定是没有异议的,到动物身上应该也一样。但涉及立法层面,因为实验动物、养殖动物、经济动物等种类和用途都不同,虐杀的定义也会更复杂。这似乎成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在这方面,深圳率先迈出了第一步。反虐待动物,先从禁止食用猫狗和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开始探索。
2020年3月31日,深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自同年5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禁止食用猫狗。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禁止食用用于科学实验、公众展示、宠物饲养等非食用性利用的动物及其制品。
那其他的虐待动物行为,法律是否有界定?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并没有直接针对虐待动物的条款,但虐待动物行为如果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仍有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例,如以故意损害财物罪定罪等。此外,虐待动物并录制视频、将该视频贩卖传播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还可能在法律上触犯包括民事侵权、行政法规及刑法在内的多项法律规定,如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因扰乱社会秩序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早在2010年,就有专家学者草拟过《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然而,因相关问题的复杂性,社会未达成广泛共识,《反虐待动物法》的出台还需要漫长且艰难的探索。然而,《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等的发布与施行,是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重要一步。
回到“潘宏爱玩狗”事件本身,希望该事件不止步于“争议”,而是从争议出发,引发人们对于动物权益保护、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等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也进一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快相关立法进程。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