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分钟,3岁自闭症孩子悠悠(化名)的评估报告就生成了。近日,作为特殊需要儿童康复机构的督导梁琳婕将悠悠的信息输入AI评估系统,自动生成一份16页的报告,涵盖评估结果与分析、干预目标、干预计划等维度。拿到报告后,她对内容进行审核和微调,前后需要不到50分钟,随着AI的继续学习,这个时间还将持续缩短。而在过去完全依靠人工写作,至少需要3小时。
大米和小米、亚马逊云科技双方代表介绍RICE AI
帮助梁琳婕极大提升评估效率的,是AI评估师。10月30日,国内特殊需要儿童康复头部机构大米和小米宣布,借助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服务,正式推出面向特需儿童康复领域的国内首套基于大模型的完整AI解决方案RICE AI,通过“基座大模型+专业知识+康复大数据”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特需儿童评估、康复干预、居家训练等全场景、全流程智能化。AI评估师是RICE AI中的一部分。
左:通过纸笔记录数据、撰写评估报告;右:AI一键生成评估报告
大米和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姜英爽表示,如果能借助康复大数据优势和AI的力量,将专业督导、康复师从繁复的评估、方案制定工作中释放出来,更加专注于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甚至再进一步,把这种专业能力通过AI辐射到整个特殊需要儿童康复行业,特别是在康复专业资源不足的地区,帮助当地机构多一些精准的评估和对症的干预,受益孩子的数量不可估量。
基于此,这家拥有专业康复能力和8000万组康复数据的干预平台,决定和生成式AI的全球领导者之一的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创新,探索生成式AI与儿童康复行业的融合,希望实现特需儿童从机构干预到居家训练全场景、全流程的智能化。
事实上,海量、多维度、高质量的康复大数据资产使得AI介入成为可能。大米和小米过往积累了20000多个案的8000多万组干预记录、200多万干预标签以及200多万督导决策数据,丰富的康复数据是此次AI解决方案得见成效的“地基”。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初创及通用业务部总经理倪殿令表示,凭借丰富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服务,以及工程化能力,亚马逊云科技赋能大米和小米训练康复及督导策略模型,从而应用于督导和康复师的日常工作流程中,提高一线工作效率和干预精度。
大米和小米北京望京中心的督导房鸿强目前已经主要采用AI督导来辅助工作。他说:“AI可以智能判断需要调整的决策,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推理⽣成下阶段的⼲预策略。这让我的督导效能提高2倍,从重复性工作中摆脱,有更多时间关注康复师和孩子的现场互动,思考更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及给康复师更多的培训指导。”此外,大米和小米充分利用亚马逊云科技在生成式AI、计算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强大能力,开发出AI教具和AI绘本功能,不仅能够帮助康复师和家长快速、精准、高效地生成所需要的图片教具,更能针对不同的康复目标产出多种主题内容的绘本,有效推动康复效果的强化,提升了康复师的工作效率,留出更多时间与孩子进行康复互动。
一直以来,特需儿童康复以专业康复师的一对一干预形式为主,而我国康复人才紧缺,中国残联官网公布的2022年在册的康复机构在岗人员是32.7万人,其中自闭症儿童康复相关4.7万人、智力残疾相关的6.1万人、精神残疾康复的7.1万人,与数千万特需儿童数量相比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此次大米和小米、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创新的AI解决方案,为康复需求与康复人才不对称的紧迫现实,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专业能力和海量干预数据训练大模型并产品化,推动评估和干预效率的成倍提升,极大释放了康复生产力,康复师和督导得以服务更多的特需儿童,康复成本也进一步降低。同时,大米和小米还计划面向行业和家长开放,以打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让优质康复资源被更广泛地共享。姜英爽说,当前特殊需要儿童康复行业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益力量三方共同努力解决,单靠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不行,“此次合作,撒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来给更多特殊需要人群传递温度。”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