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喷嚏都漏尿!这项微创手术让六旬大妈又可以放心大笑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2024-10-31 10: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打个喷嚏、咳嗽一声、开怀大笑,这些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瞬间对一些女性来说,确是实实在在的社死瞬间,因为会漏尿。

吴妈(化名)今年62岁,漏尿几十年,生活质量持续下降。近日,她来到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确诊压力性尿失禁,医院为吴妈进行了“单切口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这种技术具有微创的特点,手术创伤小,风险小,恢复快。吴妈说:“以后,我可以放声大笑了!”

一打喷嚏 整条裤子都会湿透

30多岁时,吴妈刚生完三胎。有一次,因为要赶公交,跑得比较剧烈,一上车吴妈就感觉到不对劲,裤子怎么有点潮潮的、黏糊糊的感觉。

直到下车找了个厕所才发现,裤子真的湿了一大片。她,漏尿了!

一开始只是偶尔的尴尬经历,并没有引起吴妈的重视,她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跑得太急而已。

后来事情的走向却愈发不可控了。

吴妈只敢稳步行走,看到好笑的段子只敢捂嘴轻笑,喉咙发痒想咳嗽也只敢用鼻子出气,把咳嗽的冲动憋回去……

因为,稍稍放纵用力过猛,身体的“水龙头”就把持不住开闸放水了。

有次更社死,挑广场舞时,吴妈一个蹲下起身的动作,突然哗的......裤子就湿了。多亏了广场舞闺蜜们江湖就急,用衣服帮吴妈遮挡,才摆脱了尴尬的局面。

从那时候开始,吴妈漏尿症状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有时都没做什么动作,尿就不自觉流出来了。每天得使用卫生巾,要忍受会阴部的闷热与潮湿,还逐渐伴有尿频、尿急的症状,生活质量真的大不如前,每天甚至不想出门。

天真的吴妈以为,这是因为生完孩子和肾虚造成的“自然现象”,就这样忍气吞声,和漏尿“和平相处”了几十年。

直到今年,吴妈来到深圳儿子家帮忙带孙子,细心的儿媳发现婆婆平时很少喝水,周末一家人出去玩老人也不愿意去,详细询问后才了解到婆婆的苦衷,这才赶紧陪吴妈来到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接诊的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晓明耐心听取了吴妈的病史,仔细为她进行检查后,吴妈这才明白,原来这并不是肾虚,而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 发病的高峰年龄是50-60岁

有过憋尿经历的人都知道,在尿憋得很急的时候,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漏尿”。

但我们今天要讲的不是暂时漏尿的情况,而是经常在做咳嗽、大笑等腹压升高的动作时的漏尿,在医学上叫做“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

盆底肌在骨盆的底部,它就像个吊床,牢牢地兜住你的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为它们提供支撑力。

造成压力性尿失禁的,有三大危险因素——怀孕分娩、肥胖、衰老。

当盆底这个吊床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围绕尿道口的盆底肌失去弹性,就像水龙头滑丝,水管就关不严了。

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生完孩子和衰老造成的“自然现象”,不知道这是病,还能治。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好发于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是50-60岁。

尿失禁根据典型症状可分为 :

轻度:夜间不发生,咳嗽或打喷嚏等瞬间腹压增加时,偶尔会小便失禁,不需要使用纸尿裤或尿垫。

中度:运动或站立等轻度压力状态下腹压增加时有尿失禁,夜间也有发生,需要使用纸尿裤或尿垫。

重度:日常走路、起立或体位变化时有尿液渗出,十分影响患者生活及社交,需要经常更换纸尿裤或尿垫。

对于中度以上的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而且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效果肯定,甚至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半个小时的手术 换来不一样的人生

经评估,吴妈被诊断为中度压力性尿失禁,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需要穿刺两侧闭孔膜,吊带经大腿内侧穿出,所以手术后会有腿痛的发生。

为了减少创伤,王晓明医生为吴妈进行了“单切口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大大降低了手术后疼痛的发生。据介绍,在全世界范围内,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通过微创的方式将吊带放置在尿道中段位置,增加对尿道的支撑,从而防止尿液在压力增加时不自主地流出,同时减少腹压增加时膀胱颈和尿道的活动度,从而避免出现漏尿。

凭借王晓明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艺,仅用半个小时,手术便圆满完成。

这种技术具有微创的特点,手术创伤小,风险小,恢复快。

术后,吴妈很是后悔,后悔没有早点来做。

术后第二天吴妈就出院了,而且她明显感受到漏尿情况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善,打喷嚏咳嗽不再轻易漏尿了。

出院时,吴妈难掩激动,如释重负:“以后,我可以放声大笑了!”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