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和煦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员峰新涌的河面上,波光粼粼,不时有三两行人从涌边悠闲漫步而过;偶有几只白鹭轻盈地掠过白石涌水面,吸引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如此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是石岐街道3年治水成效的生动写照。
从截污处理到源头治理到加强管养,从河涌清淤到雨污分流到水质提升,自2021年以来,石岐街道着力推动全链条治水,实现“长治久清”。2022年,石岐街道实现辖区内15条河涌全部不黑不臭。如今,员峰新涌、白石涌等曾经饱受污染困扰的水体,不仅彻底告别黑臭,水质还稳定在5类及以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系统推动,六污同治
10月28日,记者先后实地走访了石岐街道的员峰新涌和白石涌。走在两条河涌岸边,碧水蜿蜒,绿带交织,舒适和惬意扑面而来。眼前的生态画卷,源自中山3年前打响的“治水”攻坚战,石岐街道同步吹响冲锋号角。
“没有经验,那就先行先试。我们理清复杂情况后,决定先截污,再进行源头分流,这样既可以在短期内加速改善河涌情况,也可以从长期巩固整治成果。”石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宝良表示,治水、管水、护水,就只为“一河春水”,石岐街道一定会实现群众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
“我们综合整治的措施主要分三步走,先对沿河进行截污,再对建筑内部进行源头治理,最后一步是对市政实施的系统管理,协同推进‘六污同治’。”石岐街道河长办副主任汪洋介绍,目前源头治理工作已经全部进场,包括小区、商业体等建筑内部的排水设施改造以及完善等工作,市政设施管养工作也正在加强,依托城区排水厂网一体化项目,对辖区范围内市政排水设施进行全覆盖、系统运维,全面开展管网清理疏通、病害检测与修复工作,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效能。
治水,关键在治源。只有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才能避免“边治理、边污染”的恶性循环。员峰新涌、白石涌等石岐街道的河涌,周边小区居民较多,在以往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建筑的排水系统并不完善,污水和雨水共用一条管道,直接排入河涌中,导致河涌污染、水体黑臭。在整治的过程中,石岐街道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让污水从住户家中管网出来后接入市政管网,再流入污水处理厂,雨水则直接通过相应的管网排入河涌,实现“各行其道”。
基于此,石岐街道按照科学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的工作方式,拟定了《石岐街道排水单元管网改造三年行动方案》,将辖区划分为A、B、C、D共四个片区,按照年度有序推进各片区改造工作。
“经过‘三步走’,我们在2022年就实现了15条河涌全部消除黑臭。目前石岐街道已经有多条河涌达到5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涌水质甚至更好。眼下,我们正在进一步全力消除劣5类河涌,营造更好的水生态环境。”汪洋说。
河涌清畅带来的变化,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显著提升,更是居民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何晨波在石岐街道南兴花园小区已经居住了十几年,他透露,知道白石涌即将开始“治水”时,他高兴得不得了。白石涌整治完成后,他成为了这里的“常客”,“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我看着都好高兴,几乎天天都来散步。”
杨正友多年来一直在白石涌岸边经营电动车行,他亲眼见证了白石涌从又黑又臭到水清岸绿的蝶变。“过去这里的河边无人问津,随着这条河涌景色好起来,每天早晚都很多人过来散步,还有不少人选择在这边遛娃,能明显感受到大家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杨正友笑着说,环境好起来后,店里的生意也跟着更好了。
全市率先,消除河涌黑臭
员峰新涌是中山第一条消除黑臭水体的河涌。石岐街道河长办副主任汪洋介绍,员峰新涌曾是列入中山市城市建成区的15条黑臭水体整治河涌之一,也是中山市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工程(中心城区10条河涌)EPC+O项目之一。这条河涌上游连接员峰丁字河,汇入岐江河,南段是居民区,北段是农地,全长约1.6千米,河道宽约12米,总汇水面积约为1.66平方千米。
通过截污工程、清淤工程、生态护岸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等一系列建设工程,员峰新涌的河渠被清淤,安装上了一体化智能截污设备,新建了一批截污管道收集沿河截留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河涌两侧的管网也进行了整体修复。与此同时,员峰新涌河涌两岸不仅装上了美观大气的护栏,还种上了樟树等绿化植物,最终在全市率先完成黑臭水体消除,绘就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动人画卷。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加强直排口管理,我们还在员峰新涌6个排口处均安装上了显眼的红字不锈钢底标识牌。”汪洋表示,在后续的管养中,除了依托“河长制”开展保护,员峰新涌所属的东港湾社区还不定时组织巡河志愿者,日常开展巡河志愿活动,包括清理河岸垃圾、对周边居民进行爱河护河宣传等,营造“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治水管水氛围。
李小龙是石岐街道大信时尚家园小区的物业经理,在员峰新涌“治水”工作开展前,他也苦不堪言,“住户三天两头来投诉,说河水太臭了,在家都不敢把窗户打开。改造好了以后,再也没有住户来投诉了,大家都很开心,晚上到岸边散步、遛娃的群众特别多。”
见到岐港小区居民郑灿洪时,他正骑着自行车在员峰新涌岸边锻炼,“原来这里的河水都是黑的,臭味好大,大家经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整治好了以后,这里的水清了,臭味也没有了,鱼都多了起来,路都变得好宽敞,骑自行车很舒服。”蹬起自行车,郑灿洪继续向前,留下欢快的背影。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