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一号”完成首船超3万吨原油安全外输作业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徐望来 齐成浩 文/图
2024-10-24 21:5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海上”金葵花“名副其实

10月24日,随着“北海开拓”号提油轮满载超3万吨合格原油平稳驶离泊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成功完成首船原油外输安全作业,实行了我国在深水油气开发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海葵一号”(左)与“北海开拓”号提油轮安全完成超3万吨原油转输作业。

“海葵一号”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运营,位于深圳东南方向240公里海域,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油气超级加工厂,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高度接近30层楼,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最大储油量可达6万吨。其根据海域盛行季风风向,设置了东北、西南两个外输点,对外输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要求都有提高。

中国海油流花油田副总经理吴小路介绍说。“此次原油外输作业恰逢‘台风潭美袭扰,海域横风横流频发,流花油田管理团队抢抓作业时间窗口,历时17小时,实现了20万桶合格原油的安全外输。”

“海葵一号”首次原油外输作业,操作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且没有作业经验可以借鉴。为确保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海葵一号”管理团队精心策划,提前进行全面周密部署,开展圆筒型FPSO外输风险分析,先后组织完成浸没式软管连接、提油大缆应急释放测试及“北海开拓”轮试靠等系列动作,并制定严密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通过多次模拟演练,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流程,为外输期间关键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中国海油“海葵一号”FPSO总监翟程远介绍。

由于今年第20号台风“潭美”即将过境南海海域,本次外输作业需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安全完成。“海葵一号”作业团队实时关注气象数据,各班组紧密协作,提前规划作业步骤,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了外输时间。外输作业完成后,海上作业人员已全部有序撤离。

据了解,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及“海葵一号”“海基二号”自2024年9月底投产以来,一直保持了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通讯员 徐望来 齐成浩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