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十里画廊遍地是宝,三水白坭的非遗美食更是串联起一条街。秋风起,七彩花田周边除了飘来阵阵花香,还有“老广”喜欢的味道——市级非遗腊鸭扎。
腊味是时间和气候酝酿出的美味,秋风一起、天气晴朗,便是晒制的好时机。
每年10月,疍家腊鸭扎非遗传承人李桂英便忙个不停,英姐说,原材料经过清洗干净、腌制,分别晾晒,等到风干得差不多,就可以用鸭肠将其余三件捆绑起来,制作形成腊鸭扎。之后再暴晒两天,让各种食材的油脂互相渗透,这样制成的腊鸭扎口感也更加油润。
鸭下巴、鸭中翅、腊肉,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食材中不起眼的边角料,但是节俭持家的三水疍家人却把这些材料放在一起,用独特的技术化腐朽为神奇。
疍家腊鸭扎源自清朝时期,老一辈疍家人制作腊鸭扎,是为了打渔时携带、方便烹饪。这项传统技艺如今深受珠三角及粤港澳地区食客的喜爱。英姐说,每到上市时节,腊鸭扎几乎都“爆单”,回头客非常多,就算自己每天做一千只,有时也应付不了订单量。
和暖的江风,加上充足的阳光 ,一排排制作好的腊鸭扎在竹竿上晾晒至“出油”,英姐说,今年秋风比去年来得早,也更为干爽,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
提到白坭的非遗美食,除了腊鸭扎,还离不开“禾秆冚珍珠”这道名菜,其传承人正是英姐的丈夫彭叶开。
彭叶开说,在制作禾秆冚珍珠的过程中,禾秆草的选用非常讲究。由于本地的禾秆草越来越少,自己常常要跑到周边环境好的山区去收购晚造禾秆草,并反复提醒对方要保存好禾秆草,不能淋雨或被打湿。用于扎猪肉的,是禾秆草的芯,需要人工抽出草芯并对其进行高温消毒后,才能入菜。
这对非遗传承的 “神雕侠侣”,工作室就位于西江公园内,工作室除了负责生产,还肩负起非遗研学的功能。
走进三水白坭富景社区,与西江公园仅仅一路之隔,就能见到两座60多年前的国营粮仓,顺着这条工业大道,还能看到粮食博物馆、龙舟博物馆、现代农业产业园。每逢节假日,都有不少学生前来学习水稻的种植加工过程,了解古老的耕种工具和复杂的加工机器,以及尝试制作传统疍家非遗美食。
今年10月,白坭镇获评广东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单位,以美食为牵引,拉动乡村文旅狂飙。
游有所学,学有所乐。知识与现实相结合,让非遗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资源,佛山文创古镇三水区白坭镇以“文创+N”的模式,建设文旅融合产业带,这不仅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还掀起了一股持续壮大的“研学风”。
农耕文化、龙舟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等互相赋能,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2023年以来,富景社区接访游客超百万人次,大批研学团带动消费近5000万元。今年4月,白坭推出《特色文创专业镇文旅产业扶持办法》,将改造三巷旅游片区研学基地、课程及产品,让研学在文创古镇遍地开花。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明谦 田崇浩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10月1日早上,众多市民来到梅沙尖迎接日出,当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用力挥舞的五星红旗与之交相辉映。这一刻,真挚的爱国热情具像化了
国庆假期喜喜洋洋🇨🇳💐
家乡小吃DIY-粿汁皮+蒜头油 蒸排骨 炒萝卜干 小香芹 辣椒油
来成都,这里是我必打卡的地方[得意]环保超市就今天开一天,然后从一号到八号放假,赶紧来买点东西。那么多超市,独爱这个全球唯一一家邮购的环保超市,平常来不了实体店,就在网上购买,它和顺丰合作,方便快捷,早上刚刚开门居然这么多人[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