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举行,49位获奖人捧起奖杯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2024-10-19 22: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4位获奖人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故事

10月19日,第六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包括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等在内的多位资深科学家及获奖人亲友、往届获奖人、媒体等多方见证下,49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迎来了自己的荣耀时刻,4位获奖人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故事。

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获奖人年仅31岁,7位38岁以下获奖人;7位女性获奖人,数学物理学领域首现3位获奖人,占据半壁江山;10家机构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获奖人……新一届获奖人呈现出的新风貌,体现着这个年轻的奖项,在资助6届、近300位青年科学家后不断生长的朝气与活力。

“今天这些优秀的年轻获奖人生逢其时、风华正茂,能够站在聚光灯下,期待你们不负重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颁奖典礼上勉励获奖人,“我相信,你们从知道自己得到探索奖的那个时刻,就已经暗下决心去实现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却又不敢做的那些事情了。”

“科学探索奖”已进入第六年,在“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企业出资、基金会运营”的模式下,始终坚持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资助理念:鼓励原创。为此,“科学探索奖”不断总结经验,自我提升,从治理结构持续更新、管理委员会亮相;到评委换届有序进行,进一步推动评审队伍年轻化;再到评审机制不断优化,力求拓展科学视野与实现科学品味多样化。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营造和建设良性、健康的评审文化,评审务求客观公正、风朗气清。

“6年来,6000多位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参与了奖项申报,297位顶尖人才脱颖而出,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从创办至今,‘科学探索奖’坚持为基础科研投射一束光,让科学家们成为真正的明星。”

6年来的发展建设,“科学探索奖”对科研原创的助力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支持,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还在探索为获奖人提供创新模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各领域科学家思想碰撞,增进合作。

在今年的“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中,深圳共有三位青年科学家入选,为历年最多。其中有两位来自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分别是数学物理领域的卢海舟和化学新材料领域的谭斌;另一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的闫建斌。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是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于2018年共同发起,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