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海环湾慢行系统全面贯通,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新打卡点;同时,“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也全面封顶,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的统筹协调和高效服务。
他们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先后跟踪协调解决了双界河口人行景观桥、“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外围市政水电气保障、周边道路建设以及维沃总部大厦周边景观提升等一系列问题近100项,切实解决了前海宝安片区一批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为片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配套功能的提升,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将成为“滨海标志性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示范性数字化科技园区。
高效协调解决建设堵点
贯通前海环湾慢行系统
今年国庆期间,宝安市民纷纷涌向前海,争相打卡新晋网红景点——9月30日正式完工的双界河河口段人行景观桥和欢乐港湾至双界河骑行道。
这条集美景与休闲于一体的路线,不仅让市民领略到了摩天轮下的壮丽落日,还能远眺沿江高速、深中通道等地标性建筑。
双界河河口段人行景观桥和欢乐港湾至双界河骑行道工程正式贯通,也标志着前海环湾慢行系统实现了全面贯通。
这一工程位于前海核心区域,是宝安区滨海休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海环湾慢行系统建成,市民多了一个休闲健身好去处。
双界河河口段人行景观桥作为环湾慢行系统的重要节点,位于双界河入海口处,连接着前海桂湾段和宝安中心区。
桥梁设计以“一虹飞渡”为灵感,全长108米,宽度在8-14米之间。
为了营造轻盈通透的桥体效果,设计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张弦梁结构形式,结合弧形变截面和高矾索技术,使得景观桥不仅具有美观性,还能与周边环境进行良好的互动。
欢乐港湾至双界河骑行道工程则主要包括欢乐港湾骑行道部分和前海滨海联络道部分。
其中,欢乐港湾骑行道长约1.5千米,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宽敞的骑行空间。而前海滨海联络道部分则主要进行了滨海步道的改造以及合欢林节点、落日平台节点的升级,改造范围约为6800平方米,骑行道长度达到了0.72千米。
值得一提的是,欢乐港湾至前海段骑行道贯通工程还是前海宝安片区首个“区投局建”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会同项目建设单位前海建投公司提前预判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单位专题研究分析,并联合区发改、城管及前海建投等部门,共同解决了项目在投资审批、建设等环节遇到的难点和堵点。
项目按照前海标准,对前海湾(宝安段)骑行道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市民们的滨海骑行体验。
专业人员驻点推动建设
“互联网+”未来科技城
宝安一方面致力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温度,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致力推动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互联网+”未来科技城进度不断取得新突破便是例证。
据介绍,“互联网+”未来科技城作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是集海滨公园、商业区、学校、会议中心、研发中心等为一体的科技型“微城市”。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达80.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8万-10万就业人口。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滨海标志性科技园区”和国家级示范性数字化科技园区,为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今年9月,随着“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全面封顶,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为确保项目首期顺利运营,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深入项目现场办公,安排专业人员下沉一线工地驻点,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与区直部门沟通解决,对复杂问题及时上门拜访协商,基本可做到“1天有反馈,2天有路径,3天有进展”;协同市、区相关部门谋划周边市政项目立项,并推动项目前期工作,解决场地占用问题,推动周边市政配套加快建设,为项目投产创造条件。
针对项目周边交通衔接不足的问题,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协同市、区有关部门推动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展,包括妈湾跨海通道、裕安一路西延工程等市投项目,以及纬一路、经二路(一期)等区投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打通内外交通循环“大动脉”,为未来科技城的交通出行提供便利。
此外,宝安区湾区发展事务中心还组织梳理研判未来科技城供电路由各项目进度,协调各单位加快推进供电路由项目建设,并提供了10kV供电保障方案,多次组织对未来科技城的供水保障进行分析,协调相关单位开展供水项目,保障未来科技城的供水需求。
随着“互联网+”未来科技城项目的不断推进,宝安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配套功能的提升,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资料图片)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裕昭 通讯员 陈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