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从扩大资源供给、规范授权运营、鼓励应用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措施。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对相关措施期盼已久”。
“公共数据具有规模体量大、数据质量好、价值潜能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但随着各地各部门的数字化探索走向深入,公共数据采集、归集、开放共享等过程中也存在零散化、碎片化的问题。《意见》的发布,相当于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有了制度保障,有了‘总抓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我还注意到,《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和到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这有利于地方政府明确工作推进方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完善的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机制也让企业敢大胆闯、放手干,激发数字经济和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张国平说。“我们在做数据研究工作时,需要考虑到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和权益分配,因而非常关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意见》里明确了这些内容,为公共数据的使用‘明底线’‘划边框’,实现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平衡。”
在张国平看来,《意见》的发布,对于深圳的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协同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指引意义。
“比如一名市民于不同年份在深圳的不同医院就诊,如果有一个完善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实现医院之间的就诊数据互联互通,这样数据壁垒就能够被打破,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也就更连贯、更准确。公共数据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提升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比如依据片区的常住人口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职业结构等公共数据构建AI大模型,谋划建设商圈、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有利于城市环境动态监管,比如通过实时分析热门公共场所的人流密度及时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结合住宅小区入住率布置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等等,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细化城市治理‘颗粒度’。”张国平说。
在张国平看来,公共数据开发开放,能为数字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会激励一批提供数据预处理服务的企业以及提供数据存储、数据托管、数据分析、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等个性化定制服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涌现,还有可能在数据流通交易市场中催生数据经纪人这一新职业的出现。”
《意见》鼓励利用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应用创新,丰富数据应用场景,支持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应用,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恩汉看来,是为深圳深化数据驱动的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这有助于深圳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以更好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李恩汉认为,深圳具有数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依据《意见》,深圳市可进一步整合并优化城市公共数据资源,加速城市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深圳应通过促进政务数据的共享与公共数据的有序开放,增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层次的业务协同能力,构建出一个更加紧密且高效的城市协同治理网络,进而实现城市治理整体效能的全面提升,“还应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大湾区数据协作,从而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稳健且强劲的动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