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嘉年华绽放鹏城!2020“艺术深圳”博览会在会展中心6号馆与你不见不散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杨浩翰/图
2020-09-10 21:00
摘要

9月10日,2020“艺术深圳”博览会的VIP预展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如约而至,吸引了不少藏家和艺术界的目光。

一场专业、精彩、多元的当代艺术盛宴在鹏城举行。9月10日,2020“艺术深圳”博览会的VIP预展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如约而至,吸引了不少藏家和艺术界的目光。这场持续至9月13日的艺术博览会汇聚了45家当代画廊及专业艺术机构,全面展示了20世纪至21世纪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打破新冠疫情以来行业面临的线下交流困局,为观众带来一道道艺术大餐。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艺术深圳的安全检查工作一丝不苟。在6号馆门口,观众有条不紊排队安检入场。观众凭借身份证,按照要求佩戴防护口罩,保持社交的安全距离,做到安全防疫与看展两不误。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20“艺术深圳”组委会秘书长叶建强表示,当代艺术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基础上,艺术深圳平台如何实现本土化和国产化,也是艺术深圳将探索的创新性发展思路。

多元与活力并存

今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线下博览按下“暂停键”。因此此次艺术深圳的举行实属难得,它克服了困难,迎难而上,为艺术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虽然今年的参展画廊数量比往年略有细微缩小,但本届艺术深圳坚持在“精而优”的基础上做到 “优而新”,在作品的选择、品质等方面下足功夫。

每年的艺术深圳总能吸引一些重磅艺术家的参与,今年也不例外。譬如,特邀艺术家项目就呈现了知名艺术家毛焰、周力为公众展示其独特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周力带来的本年度全新大尺幅绘画作品《2020年的春天》呈现了她全新的艺术思考。周力谈及这件作品的创作初衷时表示,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渺小的。她希望通过作品引发观众思考。

另一位著名艺术家毛焰带来了自201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标志性系列作品。毛焰的作品特色鲜明,借用人物的轮廓和动作来完成线条、颜色、构图的实体化,是在写实主义的框架下探索深幽微妙的人类精神世界。他的作品吸引了不少观众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业内人士周先生表示,本届艺术深圳亮相的画廊及机构的内容丰富、作品多元化、专业化,充满着活力,整体呈现出一个高品质的展览,为艺术界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拓宽了渠道。

大湾区艺术生态比版块“博眼球”

除主画廊单元外,今年的艺术深圳还设立了潮流艺术、Hi21新锐艺术市集、大湾区艺术生态展示、公共艺术项目、特邀艺术家项目五个单元,呈现更为丰富、指向性更多元化的艺术面貌;助力区域艺术市场的稳步升级,全面构筑一个开放、专业、创新、共享、合作的当代艺术市场平台。

对于五大板块的设置,叶建强解读说,今年五大板块的设立与新增是我们“品质追求、高端引领”的体现,也是艺术深圳“立足本土、全球视野”的具体落实措施,是为呈现丰富、专业、多元化艺术面貌的一种全新尝试。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的一环,艺术深圳连接了珠三角地区的艺术生态场域,对于区域艺术生态的良性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尤为值得一提是,大湾区艺术生态展示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这一板块聚焦大湾区的艺术生态,集中梳理呈现了区位内受到高度认可的非营利性当代艺术机构,包括:OCAT、时代美术馆、越众历史影像馆、坪山美术馆、华侨城盒子美术馆等等,也为艺术界提供了一份具有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术样本。

艺术收藏家杨先生已经多次参加艺术深圳,谈及对此次艺术深圳的感受,他表示,今年的艺术深圳有些新的尝试,好的作品与内容也不断增加。深圳艺术的举办也提振了行业信心。相信未来在整个华南的艺术市场,深圳艺术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杨浩翰/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