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科普 | 孩子学习吃力?可能是“学习困难”在作祟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2024-10-09 11:54
收录于专题:妇幼之声
摘要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这个假期,孩子们

是不是都玩疯了

假期一结束

家长们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

辅导孩子学习到奔溃的情景

卷土重来

图源:影视剧截图

孩子学习成绩差、学习吃力、厌学、上课走神、小动作多、做作业拖拉、反复教仍教不会.....每一个行为表现都可以让父母们着急不已或是气得血压飙升!

道理讲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孩子依旧不为所动,让父母们不禁感叹,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也许,孩子们只是

患上了“学习困难”

1.什么是学习困难?

上述家长们遇到的学习问题,均可归纳于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可不是孩子单纯的 “不努力学习” 或者 “调皮捣蛋”,它是孩子进入学龄期后的学业功能受损的外在表现,并非一个医学诊断,涵盖了所有可能导致孩子学业功能受损的因素。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学习困难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2.学习困难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 智力问题

边缘智力障碍(IQ:70-79)或轻度智力障碍(IQ:69-50)的孩子由于日常的生活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困难,所以不易被察觉有学习困难;但进入学龄期会出现学习能力差、运算困难、阅读困难、抽象思维差等等而出现学习困难。

对于这类孩子可参考智力评估,对孩子的薄弱领域进行专项技能训练,提升学习能力。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学习困难最为常见的相关因素。可表现为上课走神或小动作多、做作业/做事拖拉、学习成绩起伏大、三心二意、粗心大意、话多、整天动个不停、做事冲动、好插嘴等。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行为可损害孩子的学业功能。此时就需要医生详细了解孩子学习及日常生活的表现,结合面诊的专科检查,完善智力、注意力、多动冲动行为等相关评估,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

对于6岁以下儿童主要采取家长教育、行为管理;6岁以上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的儿童强调药物治疗、家长教育、行为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 孤独症谱系障碍

高功能或程度较轻的孤独症谱系儿童可能不易被察觉,但仍具备社交互动/交流能力落后、狭隘的兴趣重复刻板的行为两大核心表现,损害孩子的学习功能,可表现为对语言的理解表达差、抽象思维差、缺乏整合功能、学习动机的缺乏、不懂得变通等情况,而出现学习困难。

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详细了解孩子学习及日常生活的表现,结合面诊专科检查,完善智力/发育、社交互动等相关评估,综合分析才能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以改善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并进行行为管理。

  • 特定学习障碍

孩子智力水平大致正常,但智力测验各领域之间相差很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孩子存在阅读、书写、数字运算等一项或多项特定的学习技能明显落后。

医生会在详细了解孩子学习的表现及存在的困难后,结合面诊专科检查,完善智力、学习技能等相关评估,综合分析才能明确是否存在学习障碍及相应的类型。治疗方法为专项教育培训,提升落后技能。

  • 情绪行为问题

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违抗、敌对等情绪行为问题会损害患者的认知功功能,而表现为缺乏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胡思乱想等。

需要医生了解孩子日常的情绪行为状况,结合面诊专科检查,完善情绪行为等相关评估才能明确。

对于情绪行为问题,低龄儿童主要采取心理治疗、家长教育;大龄儿童病情严重时会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家长教育的综合治疗。

3.“学习困难”怎么办?

学习困难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孩子还可能多个原因共存。想要改善孩子的学习困难,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层层分析,找准原因,才能精准诊疗。

为更好的帮助学习困难儿童及青少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提供个性化评估、诊断、干预的全流程服务,帮助孩子及家长们一起应对学业挑战。

如果您对孩子的学习困难感到束手无策,可以前往学习困难门诊寻求专业帮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除了学习困难门诊外,儿童心理门诊、多动症门诊等儿童心理专科其他专病门诊也可挂号就诊哦~

每年的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精神卫生是一种健康状态

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

出现心理问题时积极求助

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应对

共同营造一个

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