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圳美术馆“艺术+科技”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再造灵境——当代艺术展”9月27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此次展览邀请了陈抱阳、邓悦君、高世强、李舜、王之纲、郑达六位国内具有创新精神的当代艺术家,呈现出他们在艺术与科技融合方面的艺术成果。
1990年,钱学森给时任“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的汪成为写了一封信,给“Virtual Reality”提供了两个翻译——“人为景境”或“灵境”。钱学森说“我特别喜欢‘灵境’,中国味特浓”。三十年后,钱学森的这封手稿被重新发现并在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让人们惊叹的不仅在于钱老对于科学技术的前瞻性判断,还在于他所捻出的“灵境”一词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感,仿佛瞬间赋予冰冷的科技以灵魂,并嫁接了中国古人对于空灵、理想之境的种种想象和虚实相生的哲学观念。
正是以此为契机,深圳美术馆对于包含VR在内的新媒体技术背后的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进行思考和探讨。“再造灵境”一方面是在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对传统美学的回望与重塑,以多媒体影像、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新的技术链接、激活传统;另一方面则将新媒体艺术纳入历史文化脉络,在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探寻具有“中国味”的认知框架和精神锚点。
深圳美术馆公教部主任、此次展览策展人游江介绍说,此次参展的艺术家立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新技术、新观念和新语言,对传统的文化和技术创造性地进行当代转换,让科技和艺术结合,让传统的思想和美学理念创造性地进行展现,用艺术的方式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文明中进行延展。
在游江看来,近年来,对于科技与艺术进行融合的探索非常多,这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与艺术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相遇。’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交融,然而,如何使二者的相遇迸发出内在蓬勃的生命力,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此次展览正是从‘艺术与科技’主题出发组织和策划的专题展览,旨在展现艺术家利用当代科技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实践与成果,希望引发大众对艺术与科技关系深层次的思考。”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市民可免费观看。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