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香蜜湖财富管理论坛 | 银发经济下,如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2024-09-24 11: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0日,第二届香蜜湖财富管理论坛暨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成立大会在深圳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 提升产业金融新能级”为主题,吸引了逾千位来自政府监管、金融机构、高校学者、行业协会等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金融强国”战略下财富管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作为本次大会的核心专业论坛之一,由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的发起兼副会长单位——建信理财、平安理财携手承办的养老金融专业论坛同步召开。本场专业论坛聚焦“做好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多位与会专家深入探讨银发经济下养老金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潜力。

聚力共赢  绘制“养老金融”发展新蓝图

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委金融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王兆超在致辞中指出,养老金融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课题。我们期待通过推动养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和质量的提升,更好满足老年人稳健、长期、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养老金融产品。

作为本届专业论坛的承办方之一,平安理财公司首席产品官刘凯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服务亿万老百姓、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事业。当前处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市场刚起步的阶段,在政策的引导和各市场主体的辛勤耕耘下,假以时日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必然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平安理财将积极参与到这一波澜壮阔的领域,力求以更丰富的第三支柱养老资管产品服务老百姓全方位的养老需求。

建信理财作为养老理财首批四家试点机构之一,是建设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率先在深圳开展试点工作,在试点期间发行了11只养老理财产品,产品规模位于市场第二位,服务投资者总人数近7万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2023年12月,建信理财发行首批2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成为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变革的实践者,为中国养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平安理财首席配置投资官陈芳以“银行理财布局养老金融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她谈到,强化养老保障和服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银行理财在布局养老金融上有三个显著的比较优势——较广阔的资产配置空间有助于为客户实现绝对收益,较长的存续期有助于平衡稳定性与收益性,产品设计及风险预算安排有助于投资者获得更稳健的投资体验。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助理、首席资产配置官王勇在大会演讲中分享了他的见解。根据模型的测算推断,2028年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4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38%。公募基金在布局养老业务的发展思路上需注重:在产在投资层面,需注重真正的多元化配置及绝对收益属性;在机制层面,可考虑通过提高缴费上限、拓宽产品设计、丰富产品供给、适度放宽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为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募力量。

汇智赋能  携手打造养老金融生态圈

在本届养老金融的专业论坛上,福田区金融工作局与深圳市财富管理协会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养老金融课题报告》。《报告》指出,需从政府端、行业端、产品端、产业端、监管端、用户端多个层面共同发力,推动深圳构建“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金融产品养老属性突出、养老事业发展有力”的养老金融发展格局。

此外,本场论坛设置了“做好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嘉宾们分别从银行、理财、基金、信托和高校的视角出发,就养老金融的资产配置、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和协同构建养老生态圈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出谋献策。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个人金融部、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高静表示,随着长期储蓄产品的需求增加,商业银行应做好三方面准备:产品层面,设计更多定制化的长周期产品、推出更具特色的养老储蓄账户等;经营层面,如何做好年轻客群的长周期经营值得深思;产品运营及风险防控层面,考虑市场波动、利率涨跌以及客户身体状况、财务状况等因素的不确定性。

建信理财多元资产投资部牵头负责人、股票投资部牵头负责人贾亮指出,近年来,建行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造了“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并围绕养老金融创设了“健养安”品牌。养老理财方面建信理财更是成为了首批试点机构,创设了“安享”系列产品,官方公众号开设“有养计划”专栏,集团上下为建设养老金融专业银行这一目标共同发力。

腾安基金销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广锋指出,在布局养老金融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养老产业金融,为养老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满足银发人群、老年人群对日常生活、养老服务、休闲旅游等多场景下的需求,如手机APP、智能电视的“适老化改造”,银发人群居家生活的“适老化改造”等。

在平安信托财富服务产品投配部总经理黄婷看来,我国迈入深度养老社会相较发达国家的速度更快,养老金融业务亟待完善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持续上升,第二、第三支柱在我国养老金融中的占比和规模亦有待提升。目前国内养老服务及产业发展仍相对落后,与现有养老群体对退休后的美好生活憧憬仍存在一定差距。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与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吴海峰表示,国内三支柱的建立时间顺序不一样,第三支柱建立时间相对较晚,“退休年龄的延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做更充足的准备去建设好养老金的‘安全垫’。金融机构要摒弃传统的投资眼光,把目光更多投向发达国家,看看他们是如何开展养老金融投资、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功能的,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做养老金融的路径与经验。”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明铭 吴禾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