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自贸区: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样板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文 丁庆林/图
2024-09-24 11: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视频:黄子芸 丁庆林 陈璋奇 骆佩玲)

燕山福地,有凤来仪。

河北,一片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的土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同时,它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2019年8月30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河北自贸区”)挂牌成立,涵盖雄安片区、正定片区、曹妃甸片区、大兴机场片区四个片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市的自贸试验区,肩负着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使命。

时光荏苒,5年过去,河北自贸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截至2024年7月,河北自贸试验区形成各类制度创新成果207项,展现出创新活力的澎湃涌动。

日前,由深圳特区报、“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自贸区创新发展调研行”采访报道组来到了河北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区域(简称“廊坊临空自贸片区”),从发展的诸多细节中,感受这座“未来之城”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把高标准规划“蓝图”变成高质量发展“实景”的新脉动。

“临空之门”在廊坊临空经济区的出入口与国道交会路口奔腾飞舞。

“新新”向荣

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全国

时维九月,秋光送爽。京冀交界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如凤凰展翅,这只“金凤凰”正带动约150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

因机场而建的廊坊临空自贸片区紧紧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编制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4+13”规划体系、划定五大产业功能分区、明确“三主四辅”产业定位,形成了区域协同开放、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世界一流航空城初具雏形。

康佳集团国际科创总部项目是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内入选的优质项目之一。项目负责人张瑞洋说:“廊坊的区位优势很明显,这里紧挨大兴国际机场,在物流方面对我们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同时,廊坊市以及廊坊临空经济区的营商环境很给力。比如,当时我们的营业执照是一站通办,效率非常高。”

据了解,目前康佳集团国际科创总部一期项目正在陆续投入使用,二期项目也在积极筹备中。张瑞洋对未来企业落户廊坊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项目二期初步规划为康佳科技产业园项目,紧紧围绕康佳集团发展战略,通过打造智能硬件、机器人、智能穿戴、新能源、物联网设备等智能制造、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中心,助力廊坊临空自贸片区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临空当代美术馆馆长靳旭也告诉记者,他们反复对比了其他自贸区,最终选择在廊坊临空自贸片区深耕主营业务,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下一步,他将依托综保区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保税销售和保税拍卖为基础,深耕艺术品进出口业务。

截至上半年,廊坊临空自贸片区累计注册央企分公司21家、子公司15家,其中央企二级子公司2家、三级子公司5家;疏解非首都功能项目共计21个(签约10个、在建8个、投产3个),总投资162.15亿元。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全国。亮眼的数据还在被持续发展的速度刷新,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找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坐标,依托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强势腾飞。

一座座如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和远处的大兴国际机场以及北京大兴区遥遥相望,近在咫尺。

做好“店小二”

助力企业蓄势发展

企业享受自贸红利,把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转化。管理机构则创新管理模式,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助力企业爬坡过坎,蓄势发展。

以位于廊坊临空自贸片区的星光凯明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集科技研发、高端制造、航空培训及现代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打造模拟器研发与制造基地、空地一体化飞行训练中心和航空科技城。

而在以前,这样的培训只能是奢望。该公司负责人张杰说:“按照当时的政策,保税区内只能搞生产,不能搞培训。但对我们这家飞行模拟器制造企业来说,培训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能够为制造环节提供重要依据。”

企业所需就是改革所向。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大兴两区域的相关人员与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的负责人多次会商,在片区内实现了政策突破,并推动“支持保税培训新业态发展”写入去年8月海关总署出台的《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措施》。

如今,星光凯明公司在大兴机场片区廊坊和大兴两区域都设立了分公司,利用两地在科技研发、高端制造、大数据应用及一体化联合训练上的优势,加快拓展业务版图。星光凯明与廊坊自贸片区的深度合作,将更好地承接国家战略落地实施,打造航空产业高地。

河北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临空经济区政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耐心为市民解答问题。

一地创新,三地共享。2024年7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委会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管委会临空区大兴片区联合印发《行政审批会商与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协同联动工作方案》,双方围绕审批会商、跨域通办、同标互认、信用管理、政务创新五大方面内容,全面深化合作。临空经济区自贸区服务局局长尹皓伦介绍,京津冀自贸区政务服务领域“同事同标”“自贸通办”等一体化改革举措,是廊坊深化改革的生动注脚。

营商环境之“优”

促经济发展之“稳”

截至目前,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已走访包联企业1287家,发现问题142个,解决问题140个,问题解决率98.6%。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稳”、发展之“进”。未来,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将持续推进“走访解促”走深走实,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改革力度,让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能更加充沛。

此外,廊坊临空自贸片区还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审批”服务模式改革,通过线上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申请,可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银行预约开户等业务,申请人一表申请、一次填报、同步办结。位于政府大厅内的“政务晓屋”共享平台,可直接连线广东、浙江等15省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跨省业务,以“云见面、非接触、云端批”的方式,实现高频业务视频办、远程办、就近办。

河北自贸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级的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自贸片区距离廊坊高铁站仅30公里。

制度创新和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在廊坊临空自贸片区奔涌汇聚。目前,已注册企业5000余家,新业态新模式展现活力,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文 丁庆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