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全国珠宝教育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暨资源共享研讨会在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深圳市珠宝学校)举行。
活动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珠宝学院、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湖北省竹山县矿产资源管护发展中心、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世纪琥珀博物馆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签署“2024 年珠宝教育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暨资源共享联盟启动倡议”,各方表示将积极配合珠宝专委会参与并推进政产学研用基地建设,探索特色和优势资源共享模式,努力提升珠宝教育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研讨会以“协同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旨在构建珠宝教育与产业的桥梁,促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和珠宝企业界的代表160余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深圳市教育局、南山区教育局领导和全国各地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代表,以及珠宝企业界代表齐聚鹏城,共同探讨珠宝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期待,与会各方能分享经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珠宝政产学研用体系建设,切实促进中高职本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博伦职业学校书记涂文智也表示,博伦职校珠宝专业将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地方经济相融相生,在产教融合中和谐共生,在校企合作中携手共赢,努力写好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博伦答卷”。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杨明星率先分享了“珠宝教育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暨教育资源共享”的主旨演讲,并肯定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珠宝学院、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和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博伦职校“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珠宝专业以培养“能力为主”,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加大了专业技能与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证力度,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杨明星提出,珠宝教育应顺应科技发展趋势,适配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通过共建共享,促进珠宝行业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各学校、产业基地、有条件的企业亦应积极参与政产学研用创新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周琦深教授,作《“探索与实践”近年来GIC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实习实训经验》分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院长李坤,带来《数字技术赋能珠宝首饰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急需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深圳城市职业学院珠宝学院院长王惊涛,在《“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珠宝职业教育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与实践》报告中,重点分享了适合珠宝职业教育的 “1+1”新型学徒制合作办学模式。广州南华工贸技师学院董事长熊英则带来《链多元平台与资源推动“政产学研用”融合》主题分享,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整合不同平台和资源,促进珠宝教育与行业的深度融合。
压轴亮相的主题报告嘉宾,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主任蔡善武,以《做中学,事上练——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珠宝专业“三级技训、三自德育”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博伦职校珠宝专业“三级技训、三自德育”实践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通过认知实习、综合见习实习、跟岗顶岗实习“三级循环式技训”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文化人;借助实习基地资源以技塑人;凝聚同伴师生力量以情感人,促进了珠宝专业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系统性、进阶性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为珠宝行业培养了大量具备合格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
另外,在行业、企业代表分享环节,竹山国际绿松石博物馆馆长、竹山县矿产资源管护发展中心产业发展股负责人陶冲,带来《化茧成蝶,竹山绿松石产业华丽转身》主题报告;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副总经理徐兆新,分享了“周大福珠宝集团人才培养”战略;深圳世纪琥珀博物馆副馆长刘莹莹以《开放的博物馆,充满活力的琥珀园区》为题,探讨了如何通过博物馆和产业园区,推动琥珀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香港贸发局深圳代表鄞佩怡分享了“(两展两地)融合创新平台 成就闪耀商机”主题,期待以平台发展促进珠宝行业的商贸交流和人才培养。
与会学者、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各方将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珠宝专业委员会的引领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珠宝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人,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速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珠宝职业教育典范。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