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问鼎”广东平安建设领域最高荣誉,持续擦亮城市平安“底色”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4-09-20 19:58
摘要

惠州,这座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毗邻广深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依托“海陆空铁”大交通格局,资金、人才、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经济持续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大局保持平安和谐稳定,是“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的湾区魅力城市。

省委、省政府赋予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使命任务。平安是惠州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平安建设目标任务,坚持平安法治一体推进理念,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惠州法治惠州,为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强力支撑。

平安,体现的是地方社会治理的一种“软实力”,是彰显地方品质的一张“金名片”,惠州正通过持续擦亮城市平安“底色”,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成色”,市民安全感逐年提升。

近年来,惠州先后蝉联全国平安建设领域最高荣誉“长安杯”、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9月19日,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惠州连续9年在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获得优秀等次,是全省唯一荣获“二星平安鼎”的地级市,成功“问鼎”广东平安建设领域最高荣誉;龙门县连续6年获得优秀等次,荣获“一星平安鼎”。


夯实平安之基:
深化综合治理守护万家灯火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惠州街头随处可见的巡逻警辅力量,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浓浓烟火气的背后,藏着惠州的平安密码。

如今,惠州正以更包容的姿态推进更高水平开放,鼓励支持更多优秀人才来惠州创业就业、安居生活,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探索“深港研发+惠州转化”“港澳产品+惠州应用”等产业化模式,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东部枢纽门户作用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选择扎根惠州。目前惠州人才总量超过140万人,每年吸引超千万游客来惠游玩。

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高位统筹谋划,构筑大平安工作格局,纵深推进平安法治建设。针对突出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充分发挥市委平安办、依法治市办的统筹协调作用,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平安联创的新局面。

打防结合,让平安触手可及。近年来,惠州持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公安机关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持续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东江”系列精准清查行动,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深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不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23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2%,“两抢”零发案天数达338天,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就是平安建设的方向。

惠州开展“全民反诈”集中宣传专项工作,健全“1+4+6”反诈工作体系,探索建立“反诈+网格”宣防模式,提升群众反诈意识,涉电诈警情连续五个月环比下降,避免群众直接财产损失3370.77万余元;牢固树立“大安全”平安校园综治理念,建立“学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一校一综治工作站”建设全覆盖并纳入县(区)综治中心统一领导和指挥;通过明察暗访和督导检查的方式,各相关部门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燃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等工作,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多举措守护群众平安;积极发展见义勇为事业,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涌现出“惠州辅警哥”曾勇军、“女侠”温伟莲、医生李修斌等见义勇为勇士……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数据显示,2021-2023年,惠州全市群众安全感分别为94.68%、98.82%、98.94%,实现逐年稳步提升。


提升基层之治:
深化“1+6+N”体系化解矛盾纠纷

田间地头,结对干部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大榕树下,党员民警和村民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发动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社区里,网格员们走街串巷,搭建沟通桥梁,做邻里矛盾的“和事佬”;镇(街)综治中心内,相关部门机构进驻集中办公,帮助群众“一站式”解决困难……在惠州,基层善治绘就平安幸福画卷。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惠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机制手段,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去年,惠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100%实体化运作,建立完善首问责任、吹哨报到、上下联动、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全市3586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标准配备综合网格员,基层政法单位通过“常驻、轮驻、随驻”方式入驻综治中心,依托“粤平安”云平台实现网格事项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惠州连续11年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创建,汇聚民智民力,培育出“一村(居)一警”“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先锋出租屋”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品牌项目,推动全域共治,释放更大治理效能。

在创新多元共治模式化解基层矛盾方面,惠州的创新举措还有不少。惠州创新开展“党建引领百村共建”,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组织、政法系统306个基层党支部,与333个基础弱、治理难的重点村结对共建,并动态调整,力争三年内将全市重点村全覆盖,该做法获评“广东省农村基层党建优秀创新案例”。

惠州加强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平安法治保障,通过推进交通安全专项治理、开展一批平安法治为主题的村居创建、探索引领区基层治理新机制等系列举措,努力打造“百千万工程”的社会治理样本。


凝聚法治之力:
纵深推进依法治市优化营商环境

惠州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动工、环“两山”引领区的14宗乡村酒店(民宿)项目集中签约……一批项目签约动工备受关注。

近年来,惠州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确保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太平岭核电等重大项目落地落稳,全力打造“2+1”现代化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力量建设“3+7”工业园区。这有赖于惠州营造的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是平安惠州的“守夜人”,也是照亮前路的“燃灯者”。近年来,惠州全面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充分发挥法治在维护稳定、服务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作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用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如今惠州正在绘就法治建设新画卷。法庭上,行政机关负责人积极出庭应诉,展示党委政府直面问题的勇气和依法行政的决心;全省首个地方立法主题公园、惠州首个反诈主题广场陆续建成启用,社会公众可在“家门口”参与立法、普法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开辟“零接触”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形成“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初,惠州成立营商环境法治服务监督中心,创新建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会商制度,搭建党委政府与市场主体沟通协调、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组织政法单位和行政机关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中心的行政执法监督和检察监督作用,推动涉企类问题线索的分流处置,推进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及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近年来,惠州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公正执法司法工作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均名列全省前列。

此心安处是吾乡。如今在惠州,平安惠州法治惠州建设逐渐成了全社会的行动自觉,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肌理。惠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将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惠报全媒体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刘思波

一审:叶莉子 二审:韩树峰 三审:吴志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