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秋将至。9月13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联合发布中秋、国庆“双节”消费提示指出,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以“特供酒”为噱头进行宣传和营销,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应正确看待酒类宣传,警惕“特供”陷阱。
消费提示表明,所谓“特供酒”,即在酒类商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广告、宣传物品上印有“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和军队等类似标识内容,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高品质和稀有的错觉。实际上,所谓“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等都属于违法商品,往往是将小酒厂、小作坊生产的、成本低廉的白酒,经过包装,进行虚假宣传。
为逃避相关部门监管,此类产品一般不会在正规平台或店铺售卖,往往会通过社交网络或线下小商铺进行销售。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提到,消费者在购买酒类商品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向商家索取票据,一旦发现非法宣传、制售“特供酒”,要坚决抵制并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提供线索。
消费提示还表明,由于假期出行人员较多,热门线路往往一票难求。有些购票平台推出“加速包”抢票,声称可以增加抢票成功率。中国铁路官方多次提醒,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火车票,也未给第三方平台所谓的“优先购票权”,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加速包抢票”等方式,避免多花“冤枉钱”。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方面提醒,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务必保持冷静理性,可先与商家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可拨打当地12315、12345热线或向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属地消费者组织投诉,寻求帮助。消费者也要树立证据意识,无论外出旅游还是日常消费,都应主动索要并妥善保存各项消费凭证,以利于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 李斌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