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4000元理个发,做到“丰俭由人”很难吗?

晶报记者 马骥远
2024-09-12 07:18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丰俭由人,是中国朴素的商业伦理,也是打造公平消费市场的底线。

有句老话: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人们在传颂千年老梗时,往往忽略了一句潜台词:只有在“愿打愿挨”的前提下,“周瑜打黄盖”这件事情才能进行得如此丝滑。为什么“愿打愿挨”?因为他们在迷惑曹操、打赢赤壁之战的共同目标下进行了充分的沟通……

说远了,言归正传。前几天,浙江杭州余杭区一个16岁的少年来到一家理发店做头发,洗剪烫吹一套做下来,买单时一看账单少年顿时傻眼:价格高达4000元。少年当即报警,市场监督部门也介入调查。杭州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表示涉事理发店“涉嫌存在消费欺诈行为,已立案调查”。

事情发生后,网友们纷纷对涉事理发店提出强烈批评。“凭什么理个发要收4000块钱?”“别说4000了,400都太贵”……我倒是以为,要害还不在于价格有多贵,而在于你收多少钱事先有没有充分的告知和沟通。事实上,杭州余杭区市场监管局认为涉事理发店“涉嫌欺诈”的主要理由就是,没有明码标价,没有事先告知。

这就违反了“愿打愿挨”的原则。这与收费4000元还是400元甚至40元没有关系。即使这家理发店提供的是帝王般奢华的服务,同时这位少年又是一个不差钱的富二代,只要没有明码标价和充分告知,这一单生意无论收多少钱都没有法理和道义上的正当性。

记得我小的时候,很多店家的招牌上都写着四个字:“丰俭由人。”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感觉有一只无形的手,推着我们放弃“俭”的选项,奔着“丰”而去。就拿理发来说,我前些年去理发店,经常听到理发师“先生,你的头皮屑有点多,要不要来个头皮理疗”之类的碎碎念,幸好我态度坚决,除了肉眼可见价目表上的基本服务,啥都不要。如果耳朵根子软,花4000元可能不至于,但稀里糊涂被忽悠走千儿八百还是不无可能的。

我的选择通常是“俭”,但我不反对别人“丰”。只要你有钱,并且物有所值,花几千元钱理个发,住上万元一晚的豪华酒店,无可厚非。但这必须建立在明码标价、信息对称、物有所值的前提下,而不能通过诱导、忽悠的方式将消费者诓进自己的话术,请君入瓮之后狮子大开口。丰俭由人,是中国朴素的商业伦理,也是打造公平消费市场的底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晶报记者 马骥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