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卡上班”的无人机,放飞智慧城市管理全新想象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雪松/文 丁庆林/图
2024-09-11 19: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武汉光谷,无人机是天空的常客。

“换电完成,开舱放飞!”在普宙科技有限公司K02园区的无人机测试场,工程师在自动机库管理系统的控制面板前,向记者展示了手动任务操作。随着指令的下达,一架无人机从圆形机库中展翅腾空。

这片测试场整齐排列着二十余个机库。记者注意到,每个机库旁边都有一根设备杆,工程师解释说,这是“小型气象站”,能够监测风速、雨量、温度、湿度、气压等关键气象参数,机库能够在极端温度从-35℃至50℃的环境中稳定运行。“我们在检测机库是否能自主获取‘飞行情报’、自动放飞升降换电池、精准降落。”

在武汉光谷,无人机是天空的常客。这里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是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联合试点工程。

“我们的无人机优势是在工业领域。‘机上无人’是第一次无人化,现在有了自动机库,不再需要给每台机配‘飞手’(遥控操纵者),实现了第二次无人化。”普宙科技市场部经理雷震告诉记者:“这为超大城市场景下工业级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而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深圳福田区都给我们提供了应用场景项目。”

中国自贸区创新发展调研行记者组到武汉光谷无人机企业采访

武汉东湖高新区:186架无人机巡航全区域

每天清晨7时,在武汉东湖的楼宇间,银灰色的圆形无人机机库准时张开,桨叶飞旋,一架架无人机跃起,开始定向巡航。车流量、拥堵、违停等交通信息,会实时发送到东湖高新区交通大队的指挥中心。

据了解,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建设项目于2023年10月启动,预计在2024年10月完成验收。届时,在东湖高新区范围内预计将有各类型无人机186架,各类型自动机库128套;每架无人机有平均3-5公里的覆盖半径,一台机库可同时服务当地多个部门;总规划航线超2000条,飞行范围覆盖全区域518平方公里,面向辖区内的32个职能部门、街道、园区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将成为国内首个全区范围全覆盖、百余架无人机全自动巡飞的低空经济创新实践。

随着指令的下达,一架无人机从圆形机库中展翅腾空。张雪松 摄

深圳福田区:探索智慧城市低空治理巡检网

“深圳人才、产业配套完善。普宙无人机的研发室就设在深圳南山。”雷震说。

记者了解到,普宙科技正联合深圳市福田区,共同探索无人机在智慧城市低空治理领域的应用。

早在2022年,普宙科技就参与了深圳福田区的防疫防控实战,借助K01全天候、自主化的作业优势,S400“空中电子哨兵”坚守抗疫一线,与地面机器人、网格员、巡警车、高点监控等执法力量融合联动,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巡航模式,为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目前,依托自动机库自主值守巡检模式,打造出的无人机低空共享治理系统——K01自动机库正部署在深圳福保街道办和创意保税园。已初步形成了覆盖河道巡航、道路巡查、城市治理、工地监管等多个实战应用场景的全域自主化值守巡检网,针对深圳福田区综合治理及日常监管需求,可实现5-10分钟快速响应巡飞机制,利用科技手段为城市管理工作赋能,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工程师检测机库是否能自主获取“飞行情报“、自动放飞升降换电池、精准降落。张雪松 摄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雪松/文 丁庆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