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智人:“金牛座”昂首挺进“深蓝”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丁庆林/图
2024-09-09 10: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深蓝海域中,人类探索世界的触角正不断延伸。8月,由位于南沙的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全国产、亚洲功率最大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金牛座”,在粤西海域成功完成一项海上风电阵列缆安装项目。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以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向海图强的漂亮一笔,也是南沙科创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剪影。

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不仅打造了“金牛座”,还面向多重领域向海图强。

时值台风高发季,作业窗口期短,施工难度超乎寻常。海面表层流速高达6节,即便是平潮期也有2到3节,对机器适应性提出极高要求。“金牛座”凭借先进导航系统、稳定动力控制技术、特制冲射臂和超高功率,穿越复杂多变海流,精准定位、平稳着陆、灵活施工,顺利完成海缆的铺设与深埋。

“强壮结实、动力十足、有条不紊、任劳任怨,是这个深海‘巨无霸’的金牛气质。”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马亦鸣介绍,勤恳拓荒的“金牛座”,为南沙科创和“中国智造”深海机器人的可靠性、耐用性、技术密集性代言。“金牛座”为我国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开发、海底通信建设也将带来深海智能装备的跃升变革。

马亦鸣指出,以往国内深海作业的高端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主要依靠进口,如今通过技术攻关,其自主研制的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实现全国产化供应链,以及由研究型向市场型工程化、商用化落地。更可喜的是,其设计团队全部由中国工程师组成,零部件全国产化,从立项到整机整装落地,仅仅用时6个月时间,比欧美公司缩短了三分之二。

马亦鸣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南海大开发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南沙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具备天然的深海智能装备应用场景与人才集聚优势。南沙还为企业制定了包括人才、税收、场地等各种专门扶持新质生产力、海洋尖端技术、初创类公司的专业细分政策,这些都让企业心无旁骛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行/文 丁庆林/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