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劳博文化夜校”锻炼身体。
今年暑假期间,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含劳务工博物馆)通过精心筹备,在暑期推出一系列高品质文化展览、学术讲座、品牌活动,并打造“专题展览+考古讲座+夜间开放+研学DIY”的全链条服务,让市民游客在博物馆内尽享文博盛宴。
精品展览解锁流量新密码
精品展览已逐渐成为城市文旅的新流量密码。为提高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积极与区内外文博机构联动,打造多个高品质文博展览为场馆引流。
在宝安1990展厅,青少年们被“自然遗玉 神奇瑰宝——琥珀展”所吸引,在暑期学习新知识,增长见识。区博物馆还借力省级平台,引进“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图片展”,并配套举办现场教学活动、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等38场次,在40天内吸引了400多个团体超3万人次观展。
此外,区博物馆还联动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举办“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艺术人生教育展”,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
品牌活动激活文化服务新业态
考古讲座、文博研学、文博工坊、博阅阳台等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品牌活动,让市民群众在博物馆内避暑、学习两不误。
7月27日,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赵海涛登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十二期,带来“最早‘中国’王朝肇始——解密二里头遗址”主题讲座。讲座当天,主办方还邀请100名中山球迷和30名考古爱好者赴宝安观看中国足球顶级赛事,参加考古讲座。
▲青少年在宝安1990展厅参观琥珀展。
区博物馆还在暑期举办了8场以琥珀、珐琅彩工艺等为主题的文博研学之旅活动,带领近200名“小小博物官”以展览、DIY体验、半学半游的形式在博物馆中与藏品近距离接触。
8月4日和8月10日下午,参与“文博工坊”的青少年两次登上“海上彩虹号”邮轮,一睹深中通道的风采。为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区博物馆还在“海上彩虹号”上开展“梦回伶仃洋—海上博游之宝安历史文化影像展”。
夜间开放引领博物馆新风尚
“劳博文化夜校”是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新打造的夜间品牌活动,在暑期成为市民们夜间锻炼、提升自我的热门选择。
课堂上,古老的泉州木偶戏重新焕发生机,舞麒麟雄浑的气势震撼人心,客家山歌悠扬的旋律不绝于耳,陶艺的泥土芬芳引人入胜,让参与者沉醉于文化魅力之中。
多城互动共筑人文交流朋友圈
为加强人文交流与合作,7月9日,50名中山青少年儿童与50名深圳青少年儿童在宝安1990开展研学交流活动。除此之外,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还与韶关博物馆共同承办“南粤明灯——省委旧址·行”深圳站系列活动。
▲中山青少年与深圳青少年一起参加研学活动。
据统计,今年暑期,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累计举办各类品牌活动逾百场次,线上线下辐射人群3万人次,多个精品展览辐射各类群体5万人次。未来,主办方将继续通过内联外引、合作共享等方式,打造文旅融合休闲新场景,发展文博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出“博览宝安”“博学宝安”“博享非遗”“文博研学”“文博工坊”等一系列品牌活动,释放文旅融合效应。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庄典 通讯员 彭艳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