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南山区委外办、南山区桃源街道、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主办的“Nice to ‘Sea’ U 青年看湾区”迎新活动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南山区外籍人士服务手册》正式发布,为外籍人士和国际人才在南山工作、生活、创业提供所需的实用性信息和服务资讯,进一步拓展国际人才服务领域,促进国际人才引进工作,吸引广大国际人才在南山汇聚扎根,建设更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的国际化城区。
南山区委外办、桃源街道办相关领导,辖区各高校代表,以及近30个国家80名外籍学生和国际人才参加此次活动。
桃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昭志对新一届国际学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迎新会旨在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适应在深学习和生活,更深地融入中国社会。希望学生们在迎新会和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全面、客观、准确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发展现状,有所借鉴、有所收获;能够在学习中加强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桃源街道打造“三区融合”实践基地,建立“三城融通”工作机制,也为大家的课题调研与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场景,希望大家用好平台,学有所成,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未来能够为湾区、为深圳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实际需求,外国友人在南山有了“生活宝典”
随着深圳高等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国际化办学已成为深圳高等教育建设的一大特色,桃源街道作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片区的核心区,辖区坐落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等高等院校,是南山区的科教高地,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在这里学习生活。
此次发布的《南山区外籍人士服务手册》,全面梳理了外籍人士和国际人才工作、生活、学习、旅游遇到的卡点堵点问题,内容涵盖出入境通关、公共交通、网络通信、消费支付、人才政策、创业支持、社区生活指引、国际学校信息、涉外法律服务、跨境医疗服务、景区和文化场馆等方方面面,是外国友人居住南山的一本“生活宝典”,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南山,提升生活、旅游的体验感和便利度。
清华SIGS全球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欧阳仲坤在活动中表示,深圳南山是一片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将自己的梦想与南山的创新精神相结合,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
助推中外共融,迎新会尽显“国际范儿”
活动当日,外籍学生和国际人才一行乘坐观光巴士,行车打卡南山区地标建筑,直观地感受南山集科技、生态、商业、生活、发展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氛围。巴士途经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头古城、腾讯大厦、中国华润大厦(春笋)、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万象天地、“湾区之光”摩天轮、深圳湾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等景点和地标,串联起深圳的创意景观、人文历史和科技生态。沿途还有国际志愿者中英文介绍,让外籍学生和国际人才们进一步了解深圳发展脉络,拉近与城市的距离。
随后,大家登上大湾区游轮,近距离观摩港珠澳大桥,该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工程设计和建设难度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标志性意义,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国际学生们随航线欣赏壮丽海景和城市天际线,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程、创新技术、设计理念以及其对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感受这项宏伟工程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与魅力,增强跨文化交流。
“游轮体验很棒,穿过港珠澳大桥的时候我们都非常激动。在这里和世界各地的同学们探讨各种事物,谈到了深圳的经济,谈到了各个地方的发展,感知世界变化,这些交流让我收获很大。”来自莫斯科的留学生Alexander向记者说道。“对南山的第一印象是很干净、绿化很好,灯光下的春笋大楼也非常惊艳,南山将自然生态与现代发展平衡得特别好。”来自泰国的留学生Yanakorn表示。
据了解,桃源街道近年来聚焦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西丽高铁新城建设战略,以大学城片区为核心,推动建设高层次国际人才聚集区,营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构筑人才服务新高地。除了本次迎新会,桃源街道还将开展迎新集市、外籍人士中文课、国际化实习就业双选会等多元文化交流活动,致力提升辖区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文生态街区,助力南山高质量发展。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