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焕斌,深圳市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市坪山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任。在深圳工作20多年里,他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广,志愿人生越来越精彩,从助学、助残到搭建爱心奉献平台,再到创新志愿服务模式,钟焕斌始终坚持助人为乐,用实际行动感召身边的朋友与热心人士,向社会传递了满满地正能量。
钟焕斌2018年获得“深圳市分类大使”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深圳十佳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深圳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2022年获得“广东省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立足本职,始终如一奉献爱心
钟焕斌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的公益活动,与教育事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5年,钟焕斌任深圳坪山同心外国语学校的校长,他将助人为乐的公益精神带进校园,开设善行课程,开发了善行银行APP,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带动学校万余名师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社区志愿服务中。还打造了学生寒暑假志愿服务品牌,创新设计深圳市坪山区寒暑假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作业,并提炼了“三环四方七重点”模式,连续5年组织学生亲子家庭参与各类公益实践,参与人数达40多万人次,在社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助人为乐、爱护环境的志愿服务热潮。
2018年,钟焕斌受邀担任广东省“好教师圆梦行”公益活动部部长,先后组织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名校长、名教师72人次,利用周末时间,到海丰、陆丰、和平、怀集、乳源等县级地区送教送培,培训了1800多位校长和5100多位老师,大家既奉献了爱心,更促进了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搭建平台,创新志愿服务模式
作为深圳市坪山区社区垃圾分类公益活动的先行者,钟焕斌从2017年开始,陆续组织爱心人士1200余人次,利用周末节假日,走入商铺2000余家,搭建平台,让热心环保的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导,让更多人参与到助人为乐的事业中来。
2019年,钟焕斌组织成立坪山蒲公英环保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他亲自设计课程,先后组织5批垃圾分类志愿讲师培训,其中362人经过考核,获得了垃圾分类志愿讲师资格证书并回到社区成立社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截至2023年6月,共组建了6支社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发展志愿者780余人。
如何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是钟焕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社区教育,首先要关注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求,钟焕斌发现垃圾分类是社区治理的难题,假期孩子也存在托管难、参加社会实践一岗难求等问题,有没有可能把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系统解决?2021年6月,钟焕斌成立5233社区学院,以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深业御园为实验小区,开展一系列行动研究,通过在小区开展“我是环保小讲师”“我是分类督导员”“我是小区美容师”“我是地摊小老板”等实践活动,并以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赋予5233社区学院旺盛的生命力。
一年半时间,钟焕斌带领小区志愿服务队,将志愿者从8人发展到412人,小区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16场次,投入志愿者4168人次,服务时长8867小时,既让更多亲子家庭尤其是小孩从小当志愿者助人为乐,也推动小区垃圾分类情况有了很大改善,2021年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小区,小区垃圾分类夜间督导“周末行动”的模式还获得市、区垃圾分类指挥中心的肯定和推广。
此外,钟焕斌还组织社区读书会等公益活动100多场次。他创作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飞吧,蒲公英》在深圳电视台唱响,2023年7月,应邀创作《蒲公英之歌》2.0版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发布。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