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深圳魅力与“人情味”、探索深圳创新创业密码、体验“-6℃夏天”……在暑期的热浪中,“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启动,170位台湾青年在深圳集结,开启了一场深入城市肌理、探索未来可能性的深度实习与交流活动。
当台湾青年的热情和深圳的创新激情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7月11日,“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在深业上城正式启动。
“这座城市年轻,干净好看”
故事的起点,是台湾青年对深圳的憧憬与好奇。
在搜索引擎输入“深圳”“实习”两个关键词,辅仁大学的学生陈同学找到了这次实习的申请入口,给自己报了名。
为了这次申请,陈同学做了充分准备:准备漂亮的履历、花时间练习英语、提前模拟面试场景……回忆申请岗位成功时的心情,陈同学坦言:“第一是兴奋,第二就是紧张。因为我妈妈在30年前来过深圳,她印象中的深圳和我在网上了解的深圳完全不一样。”时空交错下的深圳印象碰撞,不由得激发了陈同学的好奇心:真实的深圳是什么样的?于是,陈同学决定来深圳,“亲眼看看真实的深圳。”
与陈同学一样,在台北大学的蔡同学、世新大学的江同学的心目中,深圳也是陌生的。收到申请通过通知后,蔡同学忍不住在网络上搜索了许多关于深圳的信息,并向在上海、苏州工作的亲戚了解,他们口中的深圳是:“年轻”“便利”“安全”,这让蔡同学对深圳之旅满怀期待。有着同样期待的江同学同时“希望能够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在这一趟的实习工作中”。
7月11日,“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正式启动,陈同学、蔡同学、江同学,以及其他申请人员共170位台湾青年,踏上了深圳这片土地。他们的第一站是深业上城城市会客厅。大家站在落地窗前,从高处远眺深圳的城市风光,纷纷拿出手机拍起照片。在陈同学心中,深圳的“新标签”悄然生成——“高楼林立”“绿化好”。蔡同学表示:“我感觉深圳和大家说的一样,这个城市很年轻,环境好,干净好看。”
▲通讯公司和金融机构为台湾青年现场办理大陆银行卡和电话卡。
“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为期一个月,提供超过1200个实习岗位和8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实习衔接就业岗位575个。活动吸引了近700位台湾青年投递履历,最终有170位台湾青年获得在61家企业实习的机会。
实习岗位的设置充分凸显了深圳城市特色。在61家实习企业中,科技类占40%、金融类占26%、专业服务类占11%,其中不乏腾讯、比亚迪、创维、鹏鼎控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中金财富、招商银行、平安证券、萨米医疗、雅昌文化、深圳机场等行业翘楚。
活动准备的“幸福大礼包”也是丰富多彩,从印有“好CITY!”字样的双肩包、“幸福WATER”保温杯、“非你BOOK”笔记本,再到《台湾青年来深交流指南》、地铁卡以及印有“WAY TO SZ(通往深圳之路)”的短袖T裇衫等,每一份关怀都力求让台湾青年感受到“幸福家园”的温暖。此外,活动主办方深圳台商协会还协调通讯公司和金融机构,为前来实习的台湾青年现场办理大陆银行卡和电话卡,第一时间帮助他们更好、更快融入大陆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实习活动还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为每名实习的台湾青年配备在深台湾青年辅导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在深十年的台湾青年邱书毅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已担任辅导员五年,见证了数位台湾青年在深圳开启职业生涯,也在来深台湾青年身上不断看到年轻一代的需求,他介绍:“在生活上,我们会分享自己在通讯、支付习惯、大众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经验。”
同样作为台湾青年辅导员的胡良昇表示,深圳是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城市。与学生们相处的过程中,他将不断鼓励学子将来的就业要敢于尝试、勇于逐梦。
▲台湾青年在龙岗区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体验“-6℃夏天”的冰上趣味运动。
“来深圳实习是很棒的选择”
为贴近青年群体的兴趣与需求,实习活动还精心策划“WAY”“来”“深”“圳”四大板块,包括:“WAY TO GO”、幸福城市探索、CITY WALK;“来赋能”,小红书、抖音专业课程分享及实践;“深企行”,知名企业探访和就业创业分享;“圳能量”,冰上及棒球运动体验,通过多元化体验,让台湾青年全方位地感受深圳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
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台湾青年“穿越时空”见证广东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就,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珍贵瞬间,并深入各个展台,近距离了解深圳城市文化繁荣的各类展品;在甘坑客家小镇,台湾青年穿梭在古朴的街巷中,此情此景似曾相识,陈同学感慨:“台湾也有很多的客家人,看过类似的建筑,所以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在光明区,台湾青年参观光明侨院,了解光明深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探访光明区城市规划展览馆,下午趁着阳光明媚,到棒球场上一展身手。
在小红书和抖音运营专业课程中,台湾青年“点满”新媒体运营技能,“活学活用”,“打卡”钟书阁、欢乐海湾等深圳地标;在“深企行”探访活动中,台湾青年走进高巨创新、德盈控股、中芬设计园、来画设计以及创博汇等在深企业学习,探索深圳的创新创业密码;在龙岗区的国家女子冰球队训练基地,台湾青年体验了一场“-6℃夏天”的冰上趣味运动,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冰雪魅力……
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刘哲闻表示,希望通过企业参访这种活动形式,可以让台湾青年看到来深圳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收官。
8月7日,“WAY!来深圳”2024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收官,170位台湾青年聚集在一起,通过纪录影片和短视频展播的方式,分享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工作内容和宝贵的个人收获,用青春的画笔共同绘制了一幅属于他们的“深圳印象”。
陈同学坦言:“深圳高楼林立,绿化也做得非常好。虽然工作中大家各有不同的辛苦,但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都是我的好榜样。参访企业时,眼球控制机器、无人机配送外卖等高新科技,也让我觉得很新鲜、很厉害。”深圳印象从模糊到清晰,原本妈妈口中“不太好的深圳”悄然变为“很先进的深圳”。
蔡同学则用“感谢”一词总结了她的实习经历,“感谢我的室友,感谢这次实习经历”。由于实习期间同住的室友是在深圳读书的台湾青年,蔡同学很快就融入了深圳,“室友去哪里,我都跟着她。如果我听说有什么地方不错,她就马上带我去。”她还分享道:“深圳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地方,大家都怀抱着梦想在这里创新创业。以前的暑期我可能会睡到上午九点,然后念书。这次的实习给了我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工作单位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很新奇,第一次和同事共事也让我增长了许多经验。”
对于未来的学弟学妹,蔡同学给出诚挚的建议:“如果暑期没有特别的安排,来深圳实习是一个很棒的选择,不仅可以获得不一样的经验,还可以学习到很多宝贵的课程。人就是要多试试。”
而这一个月的经历,不仅让江同学打破对工作的传统印象,更感受到深圳独特的“人情味”。“最初,我以为只会待在办公室里工作,但实际上,老板会带着我们去见客户谈生意,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领域。相比较于刚来到深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了,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我的深圳同事也很希望我毕业后再回到这里上班。”夏天雷阵雨中的一把伞也让江同学印象深刻,“我从公司下班没有带雨伞,这时,一位好心的陌生姐姐突然来为我撑伞,我们还一起走了一段路,这让我感觉这里的人很有人情味。”
▲台湾青年品尝深圳美食。
一次火锅引发的“线上问诊体验”
在实习的170位台湾青年中,有92位是首次来深。在他们分享的内容和展示的PPT中,美食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话题。一位同学感慨:“没想到在实习期间,我们会为美食花费最多。”
一提起美食,陈同学的“话匣子”打开了就关不上。陈同学分享,自己时常会在社交软件上寻找美食线索,锁定感兴趣的美食后,就会立即跟着地图去品尝。在深圳的每一天,他都在绘制自己的美食地图。他还透露:“我吃不了辣椒,但由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还是尝试了山城重庆辣火锅,后来我得了肠胃炎,却意外开启了‘线上问诊新体验’——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药品直达。”陈同学笑称,虽然火锅很辣,但重庆的美食之旅已经列入他的旅行规划,更期待与重庆朋友的相聚,共赴美食之约。同时,西藏的牦牛与高原风光也让他心生向往。
同样具有“吃货”属性的江同学也盘点了属于自己的美食清单,“我喜欢的美食很多,例如烤鱼和潮汕牛肉。即使是深圳街头的烤冷面,我都觉得很好吃。”
平时下班后或周末期间,热衷体验新事物的蔡同学也忙碌不停,从牛肉面到咖啡馆,她都不愿错过。她说:“既然来了一个新地方,就要多去外面走走。我不仅去了大梅沙和小梅沙看海、在平安金融中心看夜景,还感受了深圳的KTV等夜生活。”每当解锁了新奇体验,蔡同学都会积极和父母分享。
▲蔡同学向记者展示自己购买的玩偶。 白念平/图
在深圳的探索之旅中,琳琅满目的商场让蔡同学忍不住开启“买买买”模式,“我买了超多东西。只要是我去过的商场,我一定不会空手回家。深圳的玩偶不仅便宜还很有意思,我看到之后就想:一定要买!所以,我买了很多‘线条小狗’的玩偶,还为这些玩偶一一起了名字。”说着,蔡同学热情地向记者展示起购买的玩偶照片,兴奋地说:“我还很爱网络购物,连续一个星期都向朋友借剪刀。朋友问我怎么又来了,我说因为今天又有一个快递到了,这就是拆快递的快乐!”
深圳台商协会监事长卢政群介绍,深圳已连续17年举办台湾青年来深实习活动,共吸引超过2000名台湾青年,为两岸青年搭建了交往交流的桥梁。
“WAY!来深圳”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台湾青年发出的诚挚邀请。实际上,在2024年台湾青年深圳实习活动开展的同时,第三届“龙华杯”深台两地围棋交流赛、2024年坪山区深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周、海峡两岸暨港澳无人机航拍创作大赛等深台青年交流活动也在接连举行,两岸青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心同行、携手打拼。
深圳,这座创新与活力的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有梦想的台湾青年,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正如卢政群所说的,“希望台湾青年能将深圳作为梦想启航之地,来这里逐梦、筑梦、圆梦”。
编辑 刘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