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甸印象

刘雪燕
2024-08-21 11:16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初次到云甸,相看两不厌的,就是云。有的低垂在山巅,有的堆砌在天穹……看得真真切切,却遥不可及。

草多的地方叫草甸。云多的地方叫云甸。四川会理市北,就有个小镇叫云甸。

去年冬天,初次到云甸,相看两不厌的,就是云。有的低垂在山巅,有的堆砌在天穹……看得真真切切,却遥不可及。过一阵再看,它们不是变了模样,就是随风飘散了。清晨是悠扬的小调,黄昏呢,又变成了厚重的交响乐。不过,云总是虚无缥缈的,我更喜欢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云甸,朴实而宁静。村庄对所有的造访者友好,一串串盛开在冬季的鞭炮花,热情似火,即是最好的旁白。如果你散步,被哪家院内盛开的鲜花诱惑,驻足门前,恰巧主人在家,定会喝住对着你“汪汪”叫的小狗,招呼你进来坐坐,待你坐下,摆出茶水,便与你闲聊起来。你说你的来处,他说他的家乡,相谈甚欢。如果遇见有办喜事的,拉进院里灌两杯,你才走得脱。

云甸彝族人较多,在赶集的路上遇着,往往是分辨不出来的,他们的穿着打扮,已和汉族差不多。你若在云甸多住几日,混眼熟了,她们会换上压箱底的服饰,任好奇的你“咔嚓嚓”地把相机快门摁个不停……我就认识了一位彝族的老奶奶。那是一个赶场天,快散场时,看见她在卖桑葚干,背篓里桑葚干已不多,我见颗粒饱满,色泽黑亮,便全部买下了。“你是外地人吧?”老奶奶背上背篓问我。“我是成都来的,来云甸过冬。成都冬天冷,不像云甸,天天出太阳,暖和。”随后她问我住哪儿,然后指着斜对面山坡上的小院说:“那就是我的家。”我说:“有院子,真好。”老奶奶笑了笑:“去我家看看吧。”我欣然答应。

老奶奶带我穿过两栋房中间狭窄的巷子,视野豁然开朗,金灿灿的油菜花泛着耀眼的黄,宛若春天。几只黑山羊在远处坡地上啃食着悠闲。边走边聊中,得知老奶奶是彝族,她告诉我,彝族分为黑彝和白彝。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老奶奶的家。

绕过低矮的院墙,老奶奶推开了一扇虚掩的木门,门楣上雕刻着有些模糊的鸟兽的纹路,院子里散乱地放了些青色的葫芦瓜,玉米棒子挂在屋檐下。院子当中的火盆很是惹眼,老奶奶招呼我坐下,往火盆里添了两大块木材说:“我们彝家的火盆,是不能熄灭的。它是一家人的希望,代表着生生不息,吉祥和幸福。”难怪彝族还有热闹的火把节,原来他们是崇尚火的民族。老奶奶回屋拿出几个土豆埋在火盆里说:“等下吃烤土豆”。我又好奇地问她:“彝族的传统服装是很好看的,你们为啥不穿呢?”她答道:“干活不方便,我们现在只在逢年过节或办婚丧事的时候才穿。”她接着说:“你想不想看?”当然想看啊,不一会儿,穿着斜襟上衣、百褶裙的老奶奶出来了,连枝花纹的袖口和斜襟上红蓝相间的挑花方块完美呼应。“好漂亮。”我赞不绝口。她又从麻布口袋里拿出一把木梳,梳了梳她稀疏而干枯的头发,细细地把梳齿间的几根白发扯下来说:“这把梳子是我姐姐在我出嫁时送我的,她嫁得比我还远。还好,现在有手机,有空时视频可以说上几句话。”包完头巾后的老奶奶,瞬间变了模样,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都重新回来了,少女般的笑容浮现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定格在暖暖的冬日里。

听老奶奶说附近有棵黄桷树,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我想去看看,便寻了去。爬坡上坎,顺着一条灌溉渠,穿过一片芭蕉林,山坡上果然出现了一棵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走近它,更感到它的高大。裸露的根盘亘于地面,最粗的那根很像抬头的龙,树干上缠绕着许多红色的布条。我拾级而上,台阶的尽头是一间没有四壁的小棚,一堆柴火烧得正旺,阒无一人。我坐了下来,拨弄着明明灭灭的柴火。敲钟的声音从黄桷树的背后传来,还好有人,我索性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等待敲钟的人。一会儿,走来一位老者,着旧式的中山装,打着绑腿,我忙起身,他笑着说:“坐坐坐”。接着又添了块柴。一番交谈中得知老者姓梁,本地人,九十多岁,曾当过志愿军,独自一人在这里守庙。每天走一个小时的路来到这里,晚上关了庙门又走回去,风雨无阻。一人一庙一古树……他怡然的表情,极像身旁的那棵古树,虽历经人世风雨,却云淡风轻。

今年因有事未能去云甸,一位朋友去云甸住了近一个月,回来告诉我一件事,说这事确实让他感动。一次去云甸镇赶场,他想买些没熟的青芭蕉寄回成都,寻遍集市,也不见有青卖。一卖芭蕉的老人告诉他,他家芭蕉树上还结着青芭蕉没收,若要,下次赶场,可以收了给他带来,原地等。我朋友听了说好。待到下次赶场,他竟把这事忘了,想起后,赶紧朝集市跑。气喘吁吁赶到集市,见老人正坐在约定的地方等他,两个外地人要买青芭蕉,老人说有人要了,说啥也不卖。“没想到云甸人这么讲信用。”朋友说。还有几位诗友去了回来都说,那里的人特朴实。

没有被时光抹去的,都是难忘的。今年成都的冬天,格外冷,坐在自家的阳台上。遥想着去年,阳光普照的云甸,梁大爷送我到沟渠边,挥手作别的剪影,未曾谋面的卖芭蕉的老人,盛装后的彝族老奶奶少女般的笑容,阴郁的冬日也有了些暖意。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去云甸,看那里的云,看那里的山,看那里的水……最想看的,还是那一张张纯朴的脸。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刘雪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