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勤练,九岁少年用平常心乘风破浪 | “读特杯”全国架子鼓大赛系列专访⑦

读特新闻记者 唐琴
2024-08-15 17:2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在这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年纪,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更在架子鼓的世界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9岁的郭恩佑用鼓棒在童年乐章上敲出了自己的旋律。在这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年纪,他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更在架子鼓的世界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壹鼓文化五和分部学员郭恩佑。(受访者供图)

偶遇鼓声,心随鼓动

“我第一次看到架子鼓表演,就被那种节奏和力量感深深吸引了。”三年前,6岁的郭恩佑与家人一起散步时,偶然听到了来自壹鼓文化音乐教室里传出的鼓声,“那声音很有节奏,非常好听。”郭恩佑笑着说,仿佛那一刻的鼓声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

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郭恩佑,坚定地向家人表达自己想要学习架子鼓的愿望。爷爷奶奶对他的音乐梦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他们不仅为郭恩佑购买了第一套鼓棒,还帮他报名了架子鼓课程。从此,郭恩佑开始了架子鼓学习之旅。

“好成绩都是练出来的”

习鼓一年后,年仅7岁的郭恩佑开始在各类架子鼓比赛中崭露头角。据了解,郭恩佑在之前参加的所有比赛中均取得了前三名的优异成绩。问其能取得好成绩的方法,他坦言,“好成绩都是练出来的。”

郭恩佑多次获奖。(受访者供图)

对郭恩佑来说,架子鼓的学习之路并不平坦。和很多初学者一样,他遇到了节奏感差、肢体不协调等难题。面对这些难题,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直面困难,逐一克服,并坚持至今。通过不断努力,他在三年里取得了显著进步。他分享了自己的练习心得:“我会反复听那些复杂的节奏,然后尝试着模仿,一遍又一遍练习,直到我能够流畅地打出来。”

郭恩佑练习架子鼓。(受访者供图)

就算是在比赛现场,郭恩佑也不忘抓紧机会提升鼓技。“我会在台下仔细观察其他选手比赛的招式和技巧,然后回家刻苦练习,直到打得比他们还好。”他如是说。此外,郭恩佑还有一个提高自己技艺的“秘诀”——录制比赛过程。每次比赛,他都会将自己的比赛现场录制下来,结束后跟老师一起复盘,逐帧分析自己的表现,一旦发现有需要改进之处,郭恩佑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针对性地练习。

郭恩佑还告诉记者,即便没有架子鼓,他也能练习。采访现场,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练习方式:双手模拟握鼓棒的动作,然后在空中有节奏地上下敲击。他的左右手交替进行,动作流畅且有力。偶尔,他会用力点头,似乎在与自己心中的节拍相呼应。郭恩佑强调说:“只要想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

恩师领航,少年乘风破浪

面对即将到来的比赛,郭恩佑显得格外从容,他说:“我并不会太在意最后的成绩,我只希望我的心态能够更加稳定,技巧也更熟练一些。”他的回答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这种从容的心态,他坦言,得益于他的架子鼓老师——李志华的影响。

郭恩佑与李志华老师。(受访者供图)

李志华是郭恩佑的架子鼓启蒙老师,在郭恩佑初学架子鼓感到困难重重的第一年,是李老师不断鼓励他,并制定了一套个性化教学方案,以轻松愉悦的方法引导他学习架子鼓,帮助他坚持了下来。

随着技艺的提升,李老师开始带领郭恩佑参加各种比赛。李老师并不主张赛前进行突击训练,而是教导郭恩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每一场比赛,将比赛视作学习和成长的良机。郭恩佑告诉记者:“李老师会在赛前提醒我,赛场上不用过度追求炫技,平时怎么练的就怎么去打。”他认为,老师的教诲能缓解他的紧张,使他在赛场上也能享受音乐。

“只有当音乐与心灵共鸣时,敲击出的鼓点才会充满生命力”是李老师的音乐理念,而郭恩佑正在逐步领会其深意。

用平常心迎接挑战

2024年8月17日,“读特杯”全国架子鼓大赛决赛即将拉开帷幕。这一赛事由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市壹鼓文化有限公司承办,观澜湖集团协办。此次比赛不仅是技艺的竞技场,更是音乐爱好者们展示才华、交流心得的绝佳平台。

对于此次“读特杯”的比赛,郭恩佑并不担心自己的表现。他深知,比赛只是对平时练习的一次检验,练习扎实就不惧比赛。随着比赛日的临近,郭恩佑保持着一贯的练习节奏,正以一颗平常心迎接挑战。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唐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