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说|网购空牛奶盒交作业?警惕校园里的形式主义

​晶报记者 余梓宏
2024-08-14 08:12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别用形式主义束缚了他们成长的可能性

空牛奶盒竟成为了学生热购的二手商品?日前,有报道称,在电商平台流通着空牛奶盒、空笔芯等商品,而背后的需求,竟是学生为了上交足够的数量,完成学校下发的环保等课余“作业”。

报道称,如今很多学校都推出了花样百出的家庭作业,比如“出于环保原因”,淅江、上海等地有学校要求学生每月上交30个空牛奶盒,家长为了完成任务,除了平时攒自己喝完的牛奶盒,有时还得网购才能完成任务。而为了“衡量学生的努力程度”,有学校要求学生三天需上交一根空笔芯。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家庭作业”,其布置初衷就很值得质疑,难免让人感到形式主义作祟,体现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那就是只指向一个可量化的结果,而不关心不可量化的过程。

而这起事件更令人咋舌的是,一旦这些不合理的指标与奖励挂钩、家长开始焦虑后,就变味得更加彻底,大家开始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

报道称,有的老师向上面交作业的时候,为了数据好看些,就开始和很多奖励挂钩,上交空牛奶盒的多少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附加回报,甚至“学期末评三好学生更有优势”,为此,有家长一次交三四百个空牛奶盒——这显然就是用了“外挂”,以“魔法”打败“魔法”,让人感到莫大的讽刺。

面对不合理的形式主义,从短期来看,弄虚作假或许能得到的“收益”就是最大。但问题是,我们愿意让孩子为了获得一点蝇头小利而学会弄虚作假吗?无论如何,弄虚作假就是不正之风,都不应该任由其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因此,必须对这类变了味的家庭作业说不。孩子的成长,固然有可量化的部分,但绝不是收集了多少个空牛奶盒、用完了多少支笔芯这样的指标。孩子的世界很小,但他们将来要面对的世界很大,别用形式主义束缚了他们成长的可能性。

编辑:李一凡

(作者:​晶报记者 余梓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